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穿越娘子重生儿,春风十里伴崽行 第80节 (第1/2页)
还有刘氏。 死亡是最轻松的惩罚,安春风不会让刘氏死。 同样的道理,是要她熬着活,最好是下半辈子就瘫在自己的屎尿里。 眼睁睁看着自己辛苦打拼的家归了别人,看着自己的儿女颠沛流离。 尝尝失去最亲的人是什么滋味。 这无疑是在她心口插上刀,萍姨娘就是刀,自己就是操刀人。 “萍姨娘,明天会有一单生意上门,你好好做着……” 昨天,安春风让秋水帮忙找了几个楼子,以后要用的摆桌,就在萍姨娘的鲜果铺子定果盘。 这是小事,秋水满口答应,说百花楼每天光是果盘都要花十两银子,这生意给谁都是做。 小生意也是生意,牧哥儿回来了,萍姨娘这边的铺子她也不准备丢开,而是另外跟萍姨娘写下合约。 刚才萍姨娘说过,自从唐品山停职守孝,就连俸禄都没了,以后不得不靠刘氏过活。 刘氏在唐家能依仗的除了两个儿子,还有就是她的嫁妆铺子能补贴家用。 唐品山憋屈久了,总会有爆发的时候。 萍姨娘就只等着那一天,让刘氏彻底失心。 安春风还有一个想法,萍姨娘四十岁,虽然年纪大了,若找到好郎中医治,难保就不会枯木逢春老蚌生珠,到那时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安春风还有一事也托萍姨娘留意,那就是唐二郎每日行踪…… 城里各方面的事安排妥当,梨花巷邱氏也答应卖房,一手交钱一手交契,等这边拆房她们就搬。 金大人那里也得到回复,可以离城。 宁阿婆家里来人了,是接大家去庄上的。 来的是宁阿婆的儿子和孙子,一个三十多岁的农家汉子和七八岁的男孩子。 他们赶的是家里牛车,五十里路走了小半天才到,牛车进不了坊,就在车马行寄存着。 宁阿婆见到儿子和孙子,顿时恢复大嗓门:“老二,怎么是你一个人来的,你哥和弟呢?” “大哥跟小弟正修屋顶,你送信要回去,爹就让把老院子重新翻盖。”宁老二赶了两个时辰的路也饿了,大口吃着酱肉包。 小孙子是个黝黑精瘦的男孩子,看得出来很少进城,此时头也不抬的吃东西。 宁阿婆听到家里翻修老院子,点点头:“这样也好,安娘子她们住着方便。” 宁老二看看四下没有旁人,忍不住问道:“娘,请你来照顾这家小娘子的主家是谁啊?我在坊门那差点进不来,说要看户本,幸好还带着。” 第116章 出城(1) 宁阿婆啧一声:“让你管才管,别的话少说,主家娘子会跟我们一起走,你看见了规矩些,别毛毛躁躁吓到别人。” 宁老二嘿嘿笑:“娘说了就是,我只管赶车。” 说完,他抬手就给旁边的儿子一巴掌:“小八你记住没有,学着你奶,以后也可以进城帮工。” 宁小八正吃得攒劲,被打得一楞:“爹,爷说过,好男不当奴……” 啪,他又挨一巴掌:“什么奴不奴,不许说。娘,我已经打他了!” 宁阿婆白他一眼:“就你话多,你爹不当奴,那他去那些大宅干啥活,他是当奴都没人要。” 宁老二嘿嘿笑,自家老爹就是嘴硬,说当奴丟脸又吃苦,不许娘来。 旁边院里,安春风正跟秦牧整理行囊。 这一走,这处院子就要推倒重修,该带的东西全部带走。 家具都是以前牙行的不用带,被褥是新买的需要带上,锅碗瓢盆宁阿婆要准备,她这边的也没有用上几回。 秦牧将自己刚做好的新衣服装好,又对安春风道:“娘,你的丝线还带吗?” 花厅的丝线还放着很多,从秦牧回来,安春风就不再熬夜勾织,只有想起某种花样时才动一动手。 “丝线不用带了,来,牧哥儿,这一扎竹签你要带在身边,平时勤练。”安春风把一小把牙签一样的细竹签拿出来。 她开始在教秦牧弹牙签,这是练指力的基本功。 秦牧刚开始还觉得这细细小小的竹签子有什么用,在见过自家娘将小牙签轻松弹进木柱一寸后,顿时就听话了。 给了秦牧牙签,安春风将插满竹针的布带绑在自己的手腕和脚踝处。 以前她是插在衣袖上,在上次遇险时,偏偏只穿着睡衣,竹针没有带上,才在十里巷弄得险象环生。 现在,竹针随时都绑在身上,除非洗澡才会取下。 对为什么要用竹子,而且不是用铁器,秦牧第一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