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4章 (第1/2页)
这一观,发觉双程记居然没倒,还活得好好的。昨天排起长龙,今天又上个报纸,说计划年内开分店,他们再坐不住了。 黄厂长诉苦:“让我们不得接他们订单,现在眼看他们越做越大,还要开分店。我们少赚点钱不要紧,但万一哪天他们变成香港程记这样的大企业,在行内有影响力,我们得失了大客户啊。”船大难调头,黄厂长再苦,也没法现在降低条件去接单。此前得罪了双程记,现在再去接单,岂不是要得罪幸福酒家?只得眼看着其他中小厂家主动跟双程记接触。 有厂家愿意接订单,这场火就有了水源,终于可熄灭。 因为这场饥饿营销,还有媒体主动上门采访。程季泽特地提到他们会跟五星级酒店合作。这消息一出,他在背后的许多操作,更顺利了——新找的商场,不愿意给低价、不愿意给好铺位的,开始在条件上更松动。就连跟酒店方走合同,对方提出的苛刻条件,他们也有了谈判的余地。 陶律师打电话恭喜他,又话里有话:“听说程一清帮了不少?” “你少给我打电话,就算帮我了。” 但他承认陶律师说得对,程一清比他想象中更有用。开会时,他们俩坐在长桌的这头,他看着她的侧脸。她前段时间又剪短了一点头发,发尾稍稍往里面扣着,让她看起来像个女学生。 她说:“限量发行这招数挺好的,我们要不要划拨一个时段,每天继续执行呢?”她看向程季泽。其他人也看向程季泽。 程季泽说:“可以。我们可以推出限量糕点,且上市即打八折。这样一样可以赚,而且会形成广告效应。” 程一清眼睛亮,说对,我们作为新店,最重要的是持续打开知名度。室内空调冷,她披一件孔雀蓝外套,像一只敛起羽毛的美丽的雀鸟。程季泽安静,无声地赏鸟。 【2-22】程一清是怎样的人 九十年代末千禧年初,消费者不似今日般见多识广。优惠券跟限量发售,配合双程记背后的百年故事,好用得很。加上程季泽找的铺位在好地段,食客都被吸引,甚至来广州旅游出差的人也都特地到双程记来排队买糕点。排队的人一多,就有人不守秩序,插队跟被插队的人对骂起来,好事者过来围观,又是一条街坊新闻。 街坊们讨论这些骂战之余,免不了好奇,这家双程记当真这样好吃?在那个网络媒体不发达的年代,这宣传效果,远胜于斥资在电视上重复播放三次口号式洗脑广告。《羊城晚报》盘点当地名牌,除致美斋陈李济王老吉莲香楼外,竟也有双程记。德叔激动不已,将报纸剪下来,贴在剪报本里。他不知道,那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