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导演她怼遍娱乐圈 第16节 (第4/4页)
更契合。主题曲这种东西,本来也不是非强求艺术性,最重要的还是刚刚好合适,能够给予观众适度的冲击。 当然,这只是作为备用,如果人家写的更好,她也不会霸道得非用自己的不可。 下午两点,她准时来到会议室,里面已经坐了四五个人。除了穆萧之外,只有另外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干练女人她有印象,那是负责人事的宋怡。其他几人各自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分别是负责财务、营销还有技术部门的。 人事、财务不用多说,营销和技术当然只是大的部门,还可以细分,但因为工作室规模不大,也没什么业务,尤其是技术部门,更是一共也没几个顶的上的人,也就暂时这样了。 顾盼先仔细问过了各部门的现状,粗浅地观察了解了一下这些人的性格和行事,才开始说正事。当前最要紧的工作,当然就是工作室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项目,《惊雷》的相关事情。 后期制作主要还是依托幻影来做,技术部门的几条小鱼倒是可以跟着打打下手积累点经验。工作室目前能出力的就是宣发相关,宣发就涉及到花钱。人事部也不能闲着,要借着《惊雷》宣发包括后面上星播放的势头,把技术部门招齐了。顾盼可不愿意总要依托别的公司来拍自己戏。 工作安排下去,顾盼让他们各自回去准备,尤其是宣发,要尽快拟一个恰当可行的方案出来,就散了会。临走的时候,又通知他们说,已经定了酒店,这周末工作室全体集体聚餐。 工作室这边的事情理清楚了。回到首都的第三天,顾盼一大早就去了幻影。 赵曙光亲自带着她到了剪辑室:“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就是顾导,《惊雷》的编剧加导演。” “这是我们幻影的剪辑师成波。”赵曙光指着一个留着精致小胡子的中年男人道,“他会帮你一起完成剪辑。” 成波听到“帮你”两个字的时候,眉头稍微皱了皱。顾盼看在眼里,也不往心里去,和他打个招呼:“你好。” “老成,留给咱们的时间不多,就麻烦你和顾导多费心了。”把人带到了,赵曙光嘱咐一句就算“功成身退”。 他走了,顾盼面对剪辑室里众人各样的目光也不多说什么客套话,直接问道:“合板、分次、顺场这些都做完了吗?” 旁边儿一个剪辑助理点头:“还剩最后一部分,不到十分之一了。” “好,”她应了一声,走到主机前,“那我们可以开始了。” 剪辑的工作,就是将前期拍摄好的素材通过选择、分解、组接,完成一部剧情完整流畅、主题鲜明、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成品。 这是一部影视作品成型的第三次创作。对于一部影视作品,剪辑这一环重要性从某种程度来说,并不比编剧、导演低。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甚至比前两种更加重要。 在素材足够的情况下,一个优秀的剪辑师可以通过种种剪辑技巧,改变剧情逻辑,使整部作品改头换面到“妈不认”,当然也可以弥补剧本本身的缺陷,弥补拍摄过程中的疏忽,还可以让没有什么演技的演员化身演技帝,对整部作品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 正式剪辑的第一步,就是初剪,也被业内人士称作粗剪。顾名思义,就知道这一步要做什么。 初剪过后是精剪。通常情况来说,导演在这一步的时候才开始跟剪,与剪辑师沟通细节上的表达,而且,多半会发生很多次激烈的争吵。等到导演和剪辑师吵完了,觉得内容没有问题了,才开始定剪。 现在,剪辑师成波满脸不愉的坐在顾盼的旁边——导演和剪辑这是两门技术,导演或许懂一点剪辑,但是要和专业的剪辑师抢工作,这不是开玩笑的吗? 顾盼不理他,就让他在旁边看着。屏幕上放着素材,自己气定神闲地开始剪辑。 成波看着看着,脸色就开始变了。他看看屏幕,扭头看看顾盼的侧脸,又看看屏幕,目瞪口呆。这,这……没看错吧?手法行云流水熟稔得不像话也就罢了,关键是剪出来的效果! 她这不像是初剪,像是直接进行精剪啊!成波甚至觉得,有些画面,可以作为定剪的成品直接用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