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草原牧医[六零] 第110节 (第3/3页)
他一边点头一边道别。 可是这边送走一个人,又有另一个牧民来报喜。都是她不认识的人,都恭敬地让她心虚又羞赧。 于是不敢再在一个地方站着不动,匆忙跑去赛罕老阿妈的毡包外吃早饭去了。 吃过早饭,在做为临时办公室的小毡包里跟几位兽医和生产队干部开过小会后,这个治病、下访小队便要离开了。 陈社长带着自己的团队和周兽医装着一部分药去第五生产队,林雪君和姜兽医则带另一批人和药去第六生产队。 在送别时,赛罕老阿妈拉着陈社长和林雪君的手一直不舍得放,她虽然没有说出太多感谢的话,可那份热乎乎又酸涩的情感还是通过她干硬而有力的手掌传递了过来。 林雪君一次又一次地与赛罕老阿妈拥抱,反反复复地告诉她‘不要哭,应该笑’。 于是大家笑着拥抱,感恩生病的牛羊全都恢复了健康。 牧民们笑着笑着又忍不住地眼眶发酸,终究还是要抹两下眼泪,感恩来到第四生产队帮忙的所有客人。 在草场上奔波大半日抵达第六生产队夏牧场,远远便有好多牧民骑马相迎。 在两队人马相遇的瞬间,带队的毕力格老人跳下马背冲至林雪君面前,一双因为照顾病畜而熬红了的眼睛仰望着骑在大黑马苏木上的林雪君: “林同志,终于把你盼来了。” 林雪君忙下马反握住毕力格老人的双手,“老阿爸,又见面了。” 上次分别时,春风才卷过,草还未全绿,刚被救的红宝石小野马也还不能在草原林间快活奔跑蹦跳…… “走吧,我们这就去看看牛羊。”牵着毕力格老阿爸的手送他回到马前,看着他上马,林雪君才重新骑上苏木。 一队人急切地赶向夏牧场,开始熟练地分派任务,雷厉风行地展开驱虫之战。 一路战战兢兢,总算不是坏结果。 迷雾重重的疾病终于被识破,有相当传染性的寄生虫病被牧民们使用雷霆手段狠狠扼杀。 大家把牛羊洗得干干净净,一丝不苟地为牲畜们劳作着。 在这片草原上生活着的人不怕辛苦,怕的是无知和无助。当有人为他们指明了方向,他们可以不眠不休地工作,只要牛羊好,只要生活能越来越好。 … 在第六生产队所有牛羊都被灌好药时,后面生产队的消息也依次传回。 陈宁远社长正在第五生产队陪周兽医为这里的牛羊驱虫。 第八、第九、第十等生产队派人快马加鞭送来了张义松写的字条: 【陈社长,第八生产队的牛羊没有患寄生虫病。牲畜们的鼻子有血色,没有贫血,没有拉寄生虫,都能吃能喝在长膘。这里的牧民说收羊毛的人过来前清洗过靴子,还去附近的河流洗了澡。我已将林同志关于如何预防线虫的要点告知了这里的人,让他们将这些知识传递开来,现在出发去第九生产队看看。——张义松】 【陈社长,第九生产队的牲畜也很健康,我在这里遇到了收羊毛的刘树林同志和他的徒弟。他们非常后怕,不断重复说感谢林同志的提醒,不然他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会将寄生虫病传给更多生产队。幸亏林同志将病畜都治好了,不然他们就成了罪人。其实收购员也不是有意的,只是缺乏林同志所说的重要知识,险些酿成大错……】 放下后面几张报喜的纸条,陈社长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周兽医掀帘从外面进来时,便见毡包内静悄悄的,陈社长望着面前微微摇晃的一穗灯花,不知在想什么。 “陈社长,所有病畜都灌好药了。”周兽医站在旧木桌前,目光扫向摊开在桌上的小纸条。 “坐吧。”陈社长点点头。 “我们这里信息的传达、基层工作的落实,效率实在太低了。”陈社长深重地叹气。 “已经在渐渐变好了。”周兽医瞄着陈社长,谨慎地安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