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_第9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4章 (第2/2页)

在。

    而国内最好的井盐便在蜀郡(自贡),这也是江阳县“千年盐都”的称号由来。

    不过鉴于此前全靠铲子硬挖,所以人们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搞到表层卤水,制出的井盐都不够皇家需求,根本称不上支柱产业。

    最重要的是……

    “连一千米都没打到呢!怎么可能挖出天然气制盐?”想起后世用竹管接天然气的骚操作,刘瑞不禁泪流满面。

    尼玛这搞得好一夜暴富,搞不好就全家升天,实在是太刺激了。

    “家上,蜀郡多阴雨,您看是否添几件衣裳?”李三随着刘瑞一出关中便感觉骨头像是被雨水泡过似的很不自在。

    刘瑞倒是没啥不适,毕竟他上辈子就是荆楚人,明白南方的鬼天气都一个德行,衣服在外晾上一夜就能接出半盆子的水,今日还热的要死,明天就得穿上棉袄。

    虽然巴蜀得利于秦昭王时的太守李冰弄出的水利工程让当地的农业有了较大发展,并且与周边的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蜀地文化,从而为东汉末年的繁荣打下基础。

    然而好汉不提日后勇,彼时的巴蜀还没吃到丝绸之路的红利和人口迁徙的便利,所以没有“天府之国”的气派。不过因为成都平原的存在,加上秦楚在此深耕了百年,所以巴蜀虽然比不上最富裕的关中关东,但是靠着积粮的便利也和江淮一带差不了多少。

    只是由于高祖下放了民间铸钱,加上吴王大力扶持本国的制盐业后,巴蜀与江淮的差距才大了起来,但也没有薄皇后说的那么夸张。

    至少蜀郡总比发羌和西南地区强吧!不过就人口和经济实力来看,蜀郡确实没落了,差点掉了关中续命池的称呼。

    除非它能把制盐业给搞起来。

    “任重道远啊!”路上与少府的工匠和赵石子父子商量过开采技术的刘瑞头疼地在布绢稿上画来画去,感叹他这不是从零开始,但也和从零开始差不了多少。

    而当他们浩浩荡荡地抵达蜀郡,在郡守的带领下参观了现有的几个盐井后,刘瑞忍不住舔了舔嘴唇,终于明白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其实就是三四十米与一千米的天沟。

    第71章

    “殿下是有不满意的地方吗?”蜀郡守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刘瑞的脸色,邀功似的将其请到某处井口,自信满满道:“若论井盐的产量与品质,蜀郡若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旁的水井都还只有十七八丈时,咱蜀郡的盐井就可搭六十余丈。”

    刘瑞顺着蜀郡守的目光瞧去,只见在直径可观,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的井口上架着个做工复杂,有不少齿轮带动的大滑轮,上头的绳索一头勾着凿井工具深入井底,一头由牲畜进行拉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