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1章 (第1/2页)
“人有脸,树有皮。我栗姬怎么生出你这个不忠不孝的儿子,你以为我苦心谋划这么久是为了谁?” “为了谁?” 栗姬的尖叫声差点掀了房顶,同时也让凤凰殿里的婢女黄门都无比痛苦地伏地颤抖,暗骂自己倒了八辈子的血霉才摊上这么个主子。 纵观汉宫,没有任何一个嫔妃比栗姬更难伺候。而且栗姬难伺候也就罢了,赏赐上也是抠抠搜搜的,自己打扮得光鲜亮丽但却让奴婢穿得无比寒酸。 刘荣瞄一眼战战兢兢的奴婢们,刚想提醒栗姬说话避人,结果对方压根不让儿子开口就一个巴掌过来,在刘荣白净的脸上留下一个红红的印子,看得人是分外绝望。 好在这种兵荒马乱的场景并未持续多久,就有大长秋过来斥责栗姬形容疯妇,要是再闹腾就滚去掖廷。 如今的刘启早就厌了闹腾的栗姬,但是想用更温和的方式废掉长子,所以就任由栗姬闹腾,逐渐毁了刘荣在官民心里的好形象。 刘瑞和晁错晃晃悠悠地离开长安时,李三一边为刘瑞剥橘,一面说着宫里的事情:“凤凰殿那儿又在闹腾,也不知栗夫人是哪根经搭错了,不喜欢也不必如此折腾荀皇孙的阿母……” “荀皇孙?”刘瑞一直忙着制盐的事和之后的科举,所以没空关注宫里的败家之犬。要不是栗姬跳得太高,还跟馆陶长公主来往密切,刘瑞也不会多给凤凰殿一个眼神:“他的母亲是豫州荀氏?” “正是。”李三有些惊讶道:“家上是怎么知道的?” “除了豫州荀氏,还有哪家能让凤凰殿的那位迫不及待地迎入宫又生下长孙?”西汉的政治制度虽是用功勋外戚对付诸侯,但在关中也会让功勋与外戚保持对立。因此从先帝到今上,无论是薄家还是窦家,都是那种依靠皇权壮大的破落户,在有股份的外戚面前需要扒着皇权才有三分底气。 对于有集权欲的西汉皇帝而言,比起大姓之女,外戚的出身自然是越低越好,这样他们对皇权的依赖性高,留给皇帝的操作空间也大。 历史上的金屋藏娇是因为汉武帝继位时年纪太小,不依靠窦太后和馆陶长公主根本压不住功勋之家。并且为了确保馆陶长公主能拼死拉住窦太后,刘启还让信乡公主嫁给馆陶长公主的幼子,也算是为汉武帝的帝位上了两重保险。而汉武帝大权在握后,面对已有威胁征兆的窦陈两家,他也没有心慈手软,而是借刘启留下的陷阱将其赶出了权利中心,然后扶持新的外戚——卫家上位。 当然,比起登基时不能亲政的汉武帝,年纪更大的刘瑞并不需要用联姻给自己的皇位上保险,相反,他应该学汉武帝后期那样用新的外戚打击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