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6章 (第2/2页)
地送个孩子来当墨者,学得一身造纸术后功成身退。” “既然他们想耗,那就陪他们耗耗吧!”上门的苦力不要白不要。况且能被送来吃苦的也不会是比较受宠的孩子。 士农工商里工匠虽在商人之前,但是因为技艺的保密性和专业人才的需求过剩,官府和达官贵人们比起工匠更青睐隶匠,这也导致良家子里不包括百工,直到晚明才废除工匠及其后代不许参加科举的制度。而在匠籍成立后,更是强制工匠服役,世袭,不许离开户籍地,婚姻接受官府的安排。 说句难听的话,除了流民,就工匠们最容易造反。 第104章 墨家比起思想还是他们的工匠技艺更有名气,这也导致在世人眼里,墨家常与工匠画上等号,而儒生与黄老学者多为士大夫,法家多为士大夫下的小吏。这一刻板印象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黄老家和儒家的招生优势,更是方便废黜百家后进行打压。结果闹出了外行人管内行,工匠医生等特殊职业的社会地位一降再降,逼得需要立户籍,免役,以及强制世袭才能维持下去的笑话。 “好好教导吧!” 刘瑞知道墨家因为赵非乐担任太子门大夫和思贤苑工坊的事被万众瞩目,所以放弃了这次的科举,选择推农家上去。 事实证明墨家的选择是相当正确的。 如今闹得一地鸡毛不说,以后还有的撕呢! “被放弃过的人只要有一丝丝向上爬的机会就会拼尽全力。”刘瑞离开前意味深长道:“说来也是奇怪,勋贵们的二代里最有出息的反而是庶子和次子。” 这就是嫡长子继承制的矛盾性与缺陷。 立贤容易引起党政,立嫡容易培养遗憾。 万一新皇脑子不够的有个像二凤的弟弟或是judy的四叔,那可就太好玩了。 墨家巨子听了刘瑞的话还以为是让墨家不要专注于中下层,而是得在中高层里培养墨家的喉舌。 只是…… “骡马贵族好歹是贵族,要是真跟墨家混到底了,那可就只剩骡马了。”想想墨家在思贤苑的作风和在关中一一建起的墨社,刘瑞的脑子便嗡嗡的叫。 没办法,这群人加上一个农家跟主流学派完全尿不到一个壶里。 这倒不是因为墨农两家是几千年后的那个游荡在欧美头上的幽灵,而是因为他们的明鬼、兼爱、尚贤、非命都无一例外地戳中了封建王朝的肺管子,让上层权力结构很不喜欢。 虽然墨家的出发点是让人们在无形的鬼神监督下控制自己的为恶之心,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但是在封建统治者眼里,这就是在君权上搞了个更高的神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