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8章 (第2/2页)
既然看了,那与朕说说。”刘启挥挥手,一旁的小黄门心领神会地搬下奏疏,转而奉上清茶蜜水,并些切好的瓜果供刘启享用:“朕在宫里也听说太子的大作在民间广为流传,惹得黔首议论纷纷。” 对于儿子的这点小爱好,刘启并不在意。虽然以窦婴为首的古板臣子觉得刘瑞是不务正业,就算著书也该像淮南王刘安那样请教名士,整理经典,而不是像贩夫走卒,寡妇老媪那般张口即来,夸大其词。是以在刘瑞的大作传出关中后,来找刘启告状的人络绎不绝,搞得刘启烦不胜烦的同时居然产生维护儿子的念头。 “若是他们不拿淮南王刘安来踩吾儿,朕或许会酌情训斥下太子,可现在,哼!”刘启才不信民间对淮南王刘安的评价。要知道这可是淮南厉王刘长之子,又跟吴王刘濞私交甚密。 说他对皇位没想法?呵!谁信啊! 傻子都不信。 宦官令顺势说道:“奴婢才疏学浅,看不出文章的好坏,但是晓得凡事都有存在的道理。太子殿下的文章既然能被多数人喜爱,那必是有过人之处。” 末了,还补充道:“听说太子詹事还将此事告知于太后,结果太后看过太子殿下的文章后也是赞不绝口,直言太子可比那些离了《周史》就不会写文的小说家们要有才的多。” “就连奴婢这样的粗人,听了太子殿下的著作也是感触颇深,意犹未尽。” “是吗?”刘启被宦官令的话勾起好奇心,本就对刘瑞的大作充满好奇的天子更是兴致勃勃道:“朕也懒得去找文章,你便捡了重点与朕说说。” “诺。”宦官令拱手应道,组织了下语言缓缓说道:“太子殿下写的是个耕读之家的进士与农妇的故事。” “耕读之家?”刘启对这一新词很感兴趣,在宦官令解释其意后抚掌而笑:“倒是形象。” 只是听这开头可不象是意义深远的模样。 刘启不免先入为主地想到。 【也难怪母后会喜欢。】 “据说在关东的某处村庄里有个姓姜的妇人,因为会在闹市里卖芜菁,又生得格外俊俏,所以乡间赞其美貌的叫其‘菜西施’。” “这菜西施说来也是个可怜之人,幼时被奸人掠卖为大家奴婢,年岁渐长后因姿色不凡而被主人家的纨绔公子玷污,还堕下个男胎。那纨绔公子的夫人是个善妒之人,家里的主君也声名在外,所以对纨绔公子的行径怒不可遏,但又不想为此伤了父子之情,夫妻恩爱,于是将一腔怒火都倾泻到手无束缚之力的菜西施身上,趁着纨绔公子进京赶考之际打着施恩的名头将菜西施许给一四十无子的农户葛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