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8章 (第1/2页)
第170章 薄姬虽如寻常人家的老妪一般说了些刘陵大父的事,可是只要有点心眼的都能从薄姬的话语里听出一丝不妙的意味。 众所周知,刘邦的庶子里只有长子刘肥和第七子刘长被高后抚养过。诸吕之乱时,刘肥已经去世,动手的是跟高后没啥感情的齐系二代,所以刘肥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好不坏。大汉建立前,他作为庶长子替刘邦干了不少实事,后期虽因席位的事与高后有点冲突,但也认怂地递了个台阶下,也算是皆大欢喜。 相较之下,刘长就有点一言难尽了。 不同于郦寄那个倒霉蛋因其父被周勃所抓而被周勃逼着从吕禄手里骗出虎符,然后落得个卖友求荣的千古骂名。 刘长杀审其食后将杀母之仇扣在高后头上就足以称得上没脑子有狼心狗肺。 西汉重孝道。 高后再怎么为后世所诟病,但是她本人在西汉时的风评好坏参半,即便是先帝一脉上位后也没有否认高后的正统性。所以在世人眼里,高后对于刘长有养育之恩。别人可以对吕禄吕产指指点点,但对高后还是保持了最基本的尊敬。 而刘长呢? 你说他有脑子吧!他也知道先帝上位后向其示好。 你说他没脑子吧!他递投名状的内容是捶杀审其食,然后把杀母之仇扣在高后头上。 且不谈他的生母赵姬原是张敖的小妾,高后作为张敖的丈母娘看女婿的小妾和高祖生的孩子肯定没有多少好感。就说将张敖一家下狱是高祖的决定,高祖不听赵姬在狱中的申诉,你把锅扣在高后和审食其身上做什么?更别提高后身前还待不薄。 如果说周勃等人先前不选刘长为帝是为了避免刘长给高后这个养母翻案,那么在刘长干出一系列的迷惑操作后,有点脑子的都不会支持刘长上位。 毕竟在孝道为上的西汉,看看王莽之后的操作,就能窥见刘长的投名状有多么令人窒息。 因祸得福的是,因为刘长的操作太令人窒息了,所以他要是不那么跳的话一定能善终。 可人菜瘾大就是刘长在中后期的最佳写照。 跟他相比,被批评恩宠过多的梁王都不算什么。 刘陵经过路上的恐吓居然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潜能,所以在薄姬面慈心狠的警告下,她还是手骨发白,眉毛不皱道:“陵未见大父,如今听到太皇太后提到大父的事,心里真是……” 刘陵抬袖擦了擦眼泪,缓缓道:“陵在淮南国时曾听儒生加过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如今见得皇伯父还有太皇太后和太后可以孝顺,而吾父所思念的人已离开多年……” “只愿陵到吾父的年龄还能承欢于父母膝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