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6章 (第1/2页)
“这么看来,皇帝是要分封诸子了。”薄姬知道藩王之死也是为皇帝的儿子空位:“拖了这么久,也该有个章程了。” 刘瑞七八岁时,薄姬就提到皇帝分封诸子的问题。 而如今刘瑞都十七八岁了,任谁都没有料到这事拖了这么久。 “刘德封河间王,刘余封济南王,刘非封江都王,刘发封长沙王,刘彭祖封广川王,刘端封胶西王,刘胜封中山王,还有皇后抚养的刘越刘寄分别封鲁王和赵王。” “除此外,孙儿也想将衡山王改封到济北,也算是对他的奖赏。” 薄姬想了想这几人的封地——好家伙,这是要让齐王体验下什么叫三面皆敌啊:“这事孤听皇帝的。” 刘启闻言这才面色好看了些:“刘濞一系,余者贬为庶人,刘安和刘赐的儿子封侯,由宗正与奉常安排。” 提到宗正,留在关中的梁王也该回去了。 “没有叛王从中捣乱,以后便由关中指派各国的官员,并且收毁藩王们拥兵权。”如此一来,藩王就是没牙的老虎,不会让皇帝赶到寝食难安了。 “皇帝做主便好。”薄姬还是相同的话:“不过闹了吴王叛乱一事,死的又有好几名藩王,未免搞得人心惶惶,所以还得稍加安抚。” “孙儿打算过些天就大赦天下,然后对叛乱的各地与汝南郡,彭城郡减税一年。”反正这些地头蛇的藩王一死,刘启肯定腰包肯定是能肥上一圈,所以在施恩天下上显得非常大方。 “唯一令孙儿感到不满的莫过于南越王赵佗和东瓯欧贞复。”解决完国内的钉子后自是要把国外的挡板给拔了:“南越王赵佗虽被阿父招降,但也不是什么安分的主儿,还有那个东瓯国……” 百越间的关系虽不至于你死我活,但也有战国遗风。 打打闹闹至今,说是百越,但也只剩下聊聊数国。 而赵佗正是这百越里的最大势力,同时也是最难降伏的那刻。 “事后派人去两地敲打一二。今年又是蝗灾,又是叛乱,也不适合对外用兵。”薄姬知道刘启想拓展版图,更怕皇帝被战绩迷了心智,于是劝导:“等两年再动手吧!等两年。” “诺。”刘启确有一鼓作气将百越之地收入囊中的念头,但也明白薄姬说得很对,不能连家里的破事都没收尾就忙着外拓:“孙儿打算过几日举行祭祀,也算是向祖先们说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碰上这事确实得和高祖先帝说上一说。”薄姬突然沉默了会儿,然后问道:“只是这叛乱已熄,让绛侯继续呆在太尉的虚职上。” “关于这点,孙儿也有所考量,因此想借过几日的朝会让绛侯周亚夫重新担任中尉一职,然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