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6章 (第2/2页)
臣,总不会以臣子之身……强抬人进刘氏太庙里吧!” 这话可不是一般的诛心,同时也能从中听出不妙的意味。 皇帝怕是指桑骂槐地斥责他们在给先帝上庙乐的事上推三阻四,非要逞下硬臣之能。 毕竟这事可大可小。 若是皇帝非拿君臣之道强压他们,咬死他们不忠先帝,非要踩着先帝的名声为己抬轿,那么这场新帝登基后的第一次大朝会便难以收尾,甚至造成皇帝罢免乃至隐晦赐死一批朝臣,才能掀过这一章的流血政治。 而这正是大朝会上的聪明人都不想看到的最坏情况。 所以刘瑞的态度已经很明白了。 选一个吧! 是以朕唯马首是瞻后争取得个配享太庙的善终,还是被朕当场撕下老脸。 即便是有申屠嘉那样的老倔牛在,资历老又位高权重的大臣们也很难跟上。 毕竟那可是太庙啊! 供奉着皇帝牌位的太庙。 若是能在太庙之侧谋个位子,死后享受皇室血食,那么至于他们的家族,子孙后代而言,无疑也是莫大的荣耀与政治资本。 而且是比“任子”还要长久的荫蔽。 当然,只是看上去如此。 毕竟跟实打实的“任子”相比,这种用于提高身价的“我xx配享太庙”并不意味着一家乃至一族能长长久久地吃到老本。 毕竟…… 刘瑞隐去唇边的笑容,绝不戳破臣子们的美梦。 皇帝有立有废。 功臣的牌位也是能从太庙里挪出来的。 甚至从负面影响的角度来看,臣子的牌位从太庙里挪出的侮辱性毫不亚于开棺戮尸。人们只会一边吃着达官贵人的瓜,一面感叹这人到底做了什么,或是他的子孙后代造了什么孽才会让人撤下太庙的牌位。 “朕登基后的第一场大朝会自是要把先帝的后事都解决清楚,然后才能处理政事。”刘瑞也不急着逼他们表态,毕竟他的条件开后,还需一段发酵时间。 朝会结束后的刘瑞特意看了眼申屠嘉,思考这位老臣会不会一强到底,还是在子孙的劝说下放弃与皇帝为敌。 而这落到暗中观察的晁错眼里,便是皇帝无比戒备申屠嘉的证据。 “故安侯可别为此事得罪陛下啊!”晁错知道申屠嘉一向对他没好脸色,但是作为真真正正的保皇党,他还是对已经没有多大威胁的老丞相保佑善意,并且希望他能善终。 “到底都是一起共事的人呐!”年纪上来的晁错突然变得多愁善感起来。 若是连申屠嘉那样为大汉贡献一生的老臣都不得善终,那他这种闻名朝野的“佞臣”更是别想安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