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4章 (第1/2页)
公孙弘的呼吸不免急促起来,脸上因过于激动而泛起一阵不自然的酡红:“所以那位是真的……” “静言,静言。”同桌的儒生比了个小声的手势,声音也不由自主地低了一些:“不然那些尚冠里的大人物为何要坐几个时辰马车过来喝茶?还不是想讨好那位。” “况且市井之言,书生之气才是最有灵气的。”儒生瞧着那处包厢,若有所思道:“也不知那里是否有人,坐的又是信乡长公主还是关中之主。” 末了,他还补充道:“师兄若有先秦贤人之志,愿上黄金台报自身之志,可找茶肆的伙计报名参加十五日之后的论道。” “论道?” “昔稷下学宫里有百家论道,孔夫子与老子也曾论道谈礼,更别提农家的许行与孟子的仁之辩论。”虽说儒家不太待见思孟派,但是提到一时跟墨家混得很近,一时跟法家聊得很好,如今更是得了天子的青眼,被天子奉为掌中宝的农家,儒生的语气便不太友善,但也尽力就事论事:“承长公主之恩,茶肆每隔十五日便举行一次论道,请太学府的博士出题,由在场的宾客判决。若能在论道里胜出的,便可免费使用二楼的雅间一月。” 同桌的儒生不忘提醒道:“虽然茶肆从未提过众人能定二楼雅间,但是经过不少人的观察,若不是像张汤那样的天子近臣或当代大公,便是得由关内侯或彻侯亲自来定。” “亲定?” “嗯!之前有个薄家的子侄打着轵侯的名义要定二楼的雅间,结果被茶肆的伙计给请了出去。” 虽说信乡长公主是薄太后抚养长大的,但是薄家的人在她的地盘上闹事也别怪她给养母的娘家甩脸子。 “公既知道长安八里非富即贵,那能定茶肆雅间的又是何等人物?” 自是勋贵中的勋贵,近臣中的近臣,以及…… 天才中的天才。 一想到这儿,公孙弘的呼吸不免急促起来。 读书人的名利之争可比武夫更甚。 那张通向二楼的梯子不仅是梯子,更是一条真实存在的青云路。 就像飞机上的帘子,奢侈品店的推拉门。 你离它很近,但想掀开那张帘子,拉开那扇大门却难如登天。 而现在,信乡长公主给了他们掀帘拉门的机会。 只要能上茶肆二楼,他就能触及那个遥不可及的圈子,得到无数向上爬的机会。 第230章 刘瑞是个孝顺儿子。 虽然他那已经过世的便宜爹会对这话打个问号,但不妨碍刘瑞借着孝顺之名正大光明地在亲爹坟前大搞基建,美其名曰是完成先父的遗志,让诸子百家都深深记得先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