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1章 (第1/2页)
而按权力的金字塔构造,这些服务于大富商,大贵族的中底层富豪投了,那些失去向下触手的勋贵们也只能在那儿叫唤几句,压根不能阻止将其彻底架空的皇帝。 而跟收买中底层的富豪相比,补贴给学子们的钱真的算是洒洒水啦! 为此,少府令石奋还深有感触道:“读书人可真便宜啊!” 不知为何,刘瑞觉得这话有种莫名其妙的熟悉感。 嘶……感觉他是在骂人。 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因为看阳陵县的补贴支出,贴给学生的钱还不及批给民众贷款的一半,也就花了两万五千来金。 刚好够皇帝办次大型典礼。 这么看来……补贴给学子们的可要物超所值的多。 阳陵赚钱阳陵花。 即便是能带出关中,也会被沿路的郡县一一吞掉。哪像一些毫无用处的大典仪式,除了让底下的狂吃回扣便是疯狂折腾花钱的皇帝。 简直就是冤大头的典例。 “东八里那儿没收的宅邸修改的怎么样了?”如果不是郅都他们下手够狠,刘瑞哪知阳陵县内已经养出西汉版的炒房集团与二房东们:“难怪那些滞留在长安的外地人把自己卖了也付不清长安的赁居(租金)。” 刘瑞翻着郅都送上的调查文书,姿态随意的完全不像一国之君:“长安八里的真正地价比明面地价贵了十倍不止。而黔首想在长安处落脚,每月花在赁居上的钱就高达五百。” 这是什么概念? 长安作为大汉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私佣的收入最多也就每月八百。按照一对夫妇有三个孩子来算,家中的劳动力最多时,减去一个服役的人,每月也就3200钱。 这个收入咋一看挺多的,但是刨去个人税与一家人的支出,也就做到收支平衡. ps,这还是在全家都是劳动人口,不考虑收入差异与天灾人祸的理想状态下所能得到的最大的收益。 真要参考一丢丢的现实,能做到收支平衡都是黔首拿命在拼。 长安八里尚且如此,其它地方就更不必说了。 “朕没记错的话,潜邸之臣里好像只有文党张汤与汲黯在长安有宅,余者都是直接住在官府里?”想收富人的房产税又担心是由黔首买单的刘瑞突然想起他的肱骨们也没几个定居长安。 文党是靠刘瑞偏心。 张汤是靠老婆的嫁妆。 至于汲黯……他家七代都是公卿,所以给汲黯分了一间宅邸。 除此外,颜异是租了袁盎的宅子。 赵绾与王臧则是靠着老师的名声借助在没有做官的师兄家里,并且正为如何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