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02章 (第2/2页)
说平阳长公主是为亲儿子不得不求关系疏远的弟弟,那南宫长公主的求人动机是什么,刘瑞就得打个引号:“这种特例搞一次就够碍眼的了,搞多了怕是所有人都知道朕是在偏心自家。” 李三揣摩着刘瑞的心思,微微一笑道:“谁家没个求人的事情。尤其是与下一代相关的事,不求自己人又能去找谁来帮忙。” “你倒是圆滑。” “不是奴婢圆滑,而是民间一直有着甥儿类舅说法。”李三收起桌上的奏疏,努力不与坐直身子的皇帝对上视线。 “外甥类舅?”李三不说倒好,一说倒让刘瑞想起没个人影的霍去病:“朕也不求外甥们争气,只希望他日后别给朕找麻烦。” 不过就历史的结果来看,平阳长公主的独子曹襄的谥号为恭,随第二任继父卫青出征时尽职尽责,有功无过,所以也算富家子弟里的一股清流。 相较之下,卫青的三个儿子真的有点烂泥扶不上墙。 难怪汉武帝在汝阴侯去世不到半年要就把平阳长公主嫁给卫青。 难怪卫青放着三个亲生的儿子不提拔,转而提拔已经懂事的继子。 这实在是…… 太悲催了。 想想卫家的最后结局,刘瑞忍不住叹了口气。 按理卫青的设计,他与霍去病接连去世后,有平阳长公主与曹襄保驾护航,戾太子也能复刻汉武帝的登基之路。 倒霉的是平阳长公主在卫青去后也一病不起,而曹襄比卫青和平阳长公主死得更早,所以这辛苦的布局也都竹篮打水一场空啦! 难怪戾太子最后只能借卫子夫的后印调动宫卫,以至于将长安城的黔首都武装起来。 能带兵的舅舅与表兄接连亡故,他所依靠的外戚也就只有已经失宠的阿母,说不上话的姐姐,以及把他从头坑到尾的另一表兄公孙敬声。 就这情况,你让戾太子怎么拼,拿什么拼。 “平阳侯世子既是高祖之后,也是曹参公之后。” “如此,便让太学府和武学院的好好教导吧!” 是的,你没听错。 刘瑞除了阳陵县那儿建了学府,同时也应武将们的要求,在霸陵县那儿建了武院,以求后者逐渐发展为西汉版的黄埔军校。 顺带一提,刘瑞在选武院地址时也曾在长陵县与霸陵县间犹豫了一会儿。最后考虑到大父的谥号是文,所以得在武力上中和一二。 而高祖的一生就是到处跑的一生。 应该说在刘皇叔之前,汉高祖刘邦绝对算是最能跑的皇帝。 因此为了照顾祖宗的“特殊爱好”,刘瑞决定在长陵建个跑马场,务必让三位皇帝死后还能热热闹闹的,不至于同枯藤老树相依为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