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零搞运输_我在八零搞运输 第17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在八零搞运输 第174节 (第4/4页)

西撤了,把布铺在桌子上,又把黄益民找的人叫过来,给他们分配任务,安排四个人看守三轮车,其余人维持秩序,打手势跟他们说了十来分钟话,他们各自去了自己的岗位上,林北从三轮车上搬一捆包放桌子上,扭头朝黄益民招手。

    黄益民阔步走向林北,林北扶着包:“到了三点,你立即给市民发包。”

    黄益民兴奋点头,迫切上前解开绳子,他单手搭在包上,抬起左手,一脸紧张盯着手表,时针、分针、秒针重合,他马上拿起一个包递了出去。

    第一个拿到包的市民特别兴奋,这是她人生中少有的开心时刻,当场背上了包。

    其他人羡慕坏了,恨不得现在跑到黄益民面前拿了包就走,前有壮汉维持秩序,后有林北骑车拿着大喇叭说这次体育竞赛给淮市带来的影响,一定会载入淮市发展历程,淮市也因此受到本省其他城市注意,整个赛道上随时有记者拍照取素材,他们要时刻维护城市形象,以最饱满的精神迎接选手们归来,给予他们最热烈的掌声。

    听了林北一席话,大家有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明确的知道了他们的责任,许多人耐心排队。

    令大家意外的是真的有记者过来拍照,记者还挑了两个人采访,她俩激动的差点晕过去,大脑空白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记者一走,她俩被众人围了起来,体会到了众星拱月的感觉,在心里不住的感谢新世界礼品商店给她俩登报纸的机会。

    记者的到来,把礼品店送包的热度烘托到了极致,连一脸不屑的大老爷们也跑到后面排队。

    林北见状吭哧吭哧骑车回去,和黄益民一起发包。

    两人一鼓作气发完了三万件包,许多人没有领到包,都一副要哭的表情问他俩:“真没包了吗?”

    林北和黄益民怀疑他俩说没包了,他们能哭出来。

    林北拉着黄益民到一旁装模作样讨论,讨论的特别激烈,争得面红耳赤,最后他抹了一把脸,回到桌前拿起大喇叭喊:“我们礼品店是三个人开的,另一个人不在,不管他了,我俩商量好就行了,”他举着大喇叭的手哆嗦,声音有点虚喊,“经过我俩商量,我俩决定店里卖春节礼盒,只要你们买礼盒,我们就送包。”他咬牙说,“你们买几个礼盒,我们送几个包。”

    说完这句话,他整个人虚脱了。

    一个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站在最后面喊:“到时候又出现这种情况,包不够送咋怎?”

    林北不可思议看大老爷们,为了包,这个大老爷们也豁出去了,视线没有躲闪看林北,林北挠了挠头,坐在桌子上举起大喇叭,扭头看黄益民试探说:“你也看到了,这么多人喜欢咱们的包,到时候如果包不够,咱们拎着钱找吴道昌,强迫他给咱们做包,成吗?”

    黄益民把头发往后扒,低着头来回走路,忽然他抬头和林北对视,最终他败下来了,说:“八四年年头咱礼品店就贴钱,成,让大家开开心心过年,咱就贴一点钱呗。”他把贴字咬的特别重。

    大伙儿都满意了,高高兴兴离开。

    黄益民骑三轮车,壮汉们带上东西跟着黄益民,林北推自行车在后面走,一行人到了终点。

    林北和主办方沟通,主办方得知情况,给他们安排一块地方,林北带着人到地方开始做准备工作。

    当有人出现在赛道上,市民兴奋呐喊,第一个人冲过终点,掌声和呐喊声如潮水一般响起,当大家知道第一名是聋哑人,掌声更加热烈。

    第一名赵光明站在终点朝大家挥手,笑得特别开心,仔细看,就会看到他眼里藏着水光,他父母骑车陪他跑完整场比赛,他母亲率先跑过去拥抱他,他父亲顾不上放下自行车支架,丢下自行车就去拥抱他儿子。

    主办方安排人带领一家三口到林北那里领一支葡萄糖和一网兜橘子。

    举着大喇叭,瞅时机打算吆喝选手到他这里领东西的林北:“……”

    黄益民凑到林北身边,小声说:“我瞅见了,是谢百青安排人带选手过来的,你等着吧,比赛结束市委开会,谢百青肯定会说他废了九牛二虎之力说服一个个体户给选手提供葡萄糖和橘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