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零搞运输_我在八零搞运输 第27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在八零搞运输 第273节 (第2/3页)



    转身跑出了罐头厂。

    他儿子出生,他都没有今天这么开心。为啥?同行说这家罐头厂最困难那两年,也没拖欠果农钱款。能把枇杷卖给这家罐头厂,是多少人盼不来的机遇。

    嘿嘿,他盼到了。

    而且罐头厂用这批枇杷给南方老板制作枇杷膏。

    今早,他老汉跟他说到县城畜禽改良站逮几只猪儿子回家喂,也不知道他老汉有没有回去,阿杜决定到改良站碰碰运气。

    阿杜刚走出罐头厂,申道忠过来找林北,领着林北三人去食堂吃午饭。

    下午,在申道忠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了药材市场。

    一行人走进药材店,申道忠问林北:“这里有川贝母吗?”

    林北长这么大,没见过川贝。又听申道忠说川贝母,林北在心里嘀咕,川贝和川贝母是一种东西吗?

    尽管林北心里有很多问号,面上却很淡定,扫视药材,走向申道忠进店前,第一眼看的药材。

    这个药材远看似莲子,走近,才看出它和莲子有区别。

    它有鳞片,两片大鳞片紧紧抱着小鳞片。

    林北拿起它,手上沾上了一点粉末。

    “这是川贝母,是我们这边的特产。”申道忠抓一把川贝母,分辨川贝母好坏。

    “川贝和川贝母是一种东西吗?”林北问出了心中的困惑。

    “一种东西,可能每个地区叫法不同。”申道忠说。

    “我们那里不产川贝,药房也很少出现川贝这种药材。”林北说。

    刚刚林北一眼就认出了川贝母,他还以为林北是一个行家,结果林北似乎并不了解川贝母。申道忠挑拣品质相差很大的川贝母,跟林北介绍川贝母的特点,教林北怎么分辨川贝母品质好坏,又教林北怎么区分有硫和无硫川贝母,跟林北介绍不同产地的川贝母,价格也会不同。

    申道忠带林北一行人到另一家看川贝母。

    林北跟申道忠逛了一下午药材市场,只有一个感慨,里面水真深。在他跟申道忠学了点皮毛的前提下,让他自己去采购川贝,他依旧没有把握自己不会被坑,就知道这里面水有多深。

    晚上,林北回到招待所,打电话到厂里,这回桑超英、黄益民都在,林北跟两人介绍西南特产川贝。西南盛产三种川贝,分别是松贝、青贝、炉贝,品质由高到底排列,价格也是由高到底排列。

    淮市药房只有川贝枇杷膏和打成粉的川贝,桑超英至今没见过未被加工处理过的川贝。他好奇问:“北哥,川贝长啥样?它长在土壤里,还是长在树上?”

    桑超英问的问题,林北也问过申道忠。他先跟桑超英形容了川贝的形状,再跟桑超英说川贝长在树上,又说到了川贝的生长环境。

    桑超英对川贝有了一些了解,但川贝具体长啥样,他想象不出来。

    林北说:“我拍了照片,回去给你看照片。”

    桑超英心思活络说:“北哥,弄点松贝和青贝回来,放在店里卖。各弄百十来斤,咱先试试水。”

    “客户买回去胡乱吃,会不会吃出问题?”黄益民谨慎说。

    “没明显的副作用,但川贝是凉药,不建议体寒、宫寒的人长期服用,建议感冒、咳嗽,或者口中有痰群体服用。如果研磨成粉服用,建议每次服用1—2克,除此之外,建议每次服用3—10克,建议一天服用量不超过10克。”林北介绍完哪些人可以食用川贝和注意事项,开始说川贝的食用方法以及功效,“川贝和蒲公英、连翘、金银花同用,可以消肿解毒,可以与梨一起煮冰糖雪梨,也可以把苹果的心挖掉,放入川贝、冰糖,放蒸屉上蒸,可以化痰止咳,也可以把川贝研磨成粉末,用白水送服。”1

    “北哥,你了解的这么详细,是不是早有这个打算?”黄益民眼睛亮闪闪问。

    “什么打算?”林北。

    “采购一批川贝,放店里卖。”黄益民笑着说。

    林北没有否认,说:“川贝对生长环境十分挑剔,四年才能结果。它价格不便宜,按克卖。我也不建议屯太多货,就按超英说的,采购一批川贝,放在店里试试水。”

    这回,黄益民没有反对。

    林北结束这个话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