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6章 (第2/2页)
口感好,但是水分大,不饱肚子。” “糊涂鬼,你以为吃的是仙丹啊,就一块东西能填饱肚子才怪。” “哎呀,老天爷保佑,保佑。” …… 比起百官的欣喜,霍瑾瑜很淡定,推广红薯,也是无奈之举,虽然许多人觉得红薯美味,但是这东西吃多了,对身体负担也大,可是吃好的前提是要吃饱饭。 在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其他东西也就没法计较了。 红薯适合在温暖的地方种植,南方那边条件更好,至于北方,四季分明的地区还能争取一年一熟,再偏的地方就不适合,比如西北部海拔较高、温度低的地区,更好的选择是土豆,学名马铃薯。 奈何她现在找不到。 只求那群出海的的人能再次撞大运,早日找到土豆、玉米这些作物。 三日后,农事试验场的所有红薯全部挖了出来,不止试验田的,其他荒地、散地的红薯也都收获,红薯挖完以后,还被他们细细地筛了一遍,争取不落一个。 经过统计,此次农事试验场的红薯产量达到七百多石,为了预防这批留作薯种的红薯被冻到,户部花了大价钱建了好几个地窖,让它们能平安渡过冬日。 虽然现在北方不能种了,但是南方正好是时候,所以霍瑾瑜就让人运了两百石薯种南下,农事试验场的官吏也一同南下,指导当地种植。 预计明年燕京这边开始培育薯苗的时候,广东那边的红薯应该就能收获了。 霍瑾瑜让人给冀州的毅王送了两篓红薯让他品尝一下,顺便还告知了毅王红薯的相关产量,相信毅王应该喜欢。 东西送到毅王那里后,毅王很快就派人送了谢恩的折子,表示自己很喜欢,顺便给霍瑾瑜送了一箱子他打的兽皮。 …… 十月初,乾清宫殿前大缸种植的红薯也收获了,成果可以说是丰收,其中最大的红薯个头达到六斤重,而且结果多,所以霍瑾瑜不打算吃,让户部留种,尽快培育出更高产品种。 十月初八,本来就是一个普通的日子,若是有什么不普通的事情,就是当天下雪了。 此乃昌宁四年冬日的第一场雪! 除了这,霍瑾瑜觉得日子过得平平淡淡的。 不过这是在收到宋致的折子之前。 宋致在折子说,宣王与他剿灭了一伙前朝余孽,所有余孽都被清理,巢穴也被找到,发现了一处前朝宝库,可谓是收获满满,不过宣王的养女桃夭被害。 前朝余孽掳劫了宣王的养女桃夭意图威胁宣王,桃夭宁死不屈,坠落悬崖而亡,宣王现在正在经历丧女之痛,目前在发疯中,正在折腾柳州的士绅官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