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7章 (第2/2页)
忧愁的皱纹中在不作声地表达他的看法:周国绝对会输。 他们的新王怎么会是这样一位狂妄自大的人呢? 他很羡慕昭国百姓,将来能拥有一位爱民如子的国君。 老臣劝道:“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王上年纪尚轻,得戒其前两者。” 周王却不屑。 约束君子的规则那正是他们这些坐在高堂之上为了管束别人而制造出来的,他自己为什么要遵守? 但他此时也有点后悔—— 并不是后悔针对昭太子,而是后悔自己因为一时色欲压过了权欲,导致污蔑昭太子的计划功败垂成。 然而当天晚上。 周国天空上明明无云无雨无风,却在子时莫名降下三道惊雷。 一道劈在太庙。 一道劈在议政的主殿。 一道劈在他就寝的内宫。 雷火引燃宫殿。 他在护卫下仓惶逃了出来。 于是本就在民间甚嚣尘上的传闻进一步加深,这仿佛成了他无德的应证,被上天被惩罚了。 周王深受惊吓之余,又新封了一批监言官,皆是一些平日里爱走街串巷、无所事事之人,让他们监视百姓们的言论,谁敢说他的坏话,就把人抓起来罚钱甚至下狱。 事已至此,时间无法倒流,只能想办法弥补。 并且,周王痛定思痛,认为下次就算要用计策,也不应当是从一个男宠那里获得。 而是应该正儿八经地请教于策士。 他的门下养着不少这样想贩卖计谋而得到官位名禄之人,周王就召了这些人一个挨一个地过来,问有什么方法可以既让昭国付出代价,又不与之发生战争的。 此事涉及隐秘,要是答不上来,就直接被他叫人拖下去砍了。 周王三日杀了十人。 直到第十一个人时,终于给了他一个还算满意的回答:“王上是想让昭国付出代价,还是仅仅是昭太子呢?” 周王道:“昭太子。” 这是一位名叫柳庐的策士,瘦脸,细眼,其貌不扬,胸有成竹地问:“昭太子一路过来,已经身体力行地传播开他的美名,王上现在想要毁坏他的名声怕是为时已晚。” 周王烦躁起来,正想让人把这个夸夸其谈的家伙也给拖下去,便又听他说:“但是把他的性命留在路上却可以。死人无法为自己辩解,届时王上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王上正受雷击的困扰,然而你大难不死,到时我们可以说这是你的品德的保证。而昭太子死了,则是他为人不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