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8节 (第1/2页)
西方文化里不曾窥见的圣光,此刻化作黄昏, 不偏不倚地普照在她的肩头。 一碗普通的阳春面就那样静置在他的眼下。 几片绿叶在汤面上漂浮,金黄的荷包蛋过一分则焦了, 欠缺一分则不熟。 “够了吗?” 女人将筷子放在面碗上,“不够的话,我让我妈再煮一筷子。” 常人会因为彼此的具象化的付出而感到餍足,可只有周寅初他自己内心最为清楚,他内在的匮乏似乎从认识她的那一刻起,就永远不够了。 往后,他就愈发不能忍受没有她的生活。 “不用麻烦了。” 温宁:“你且将就一下吧。” 她依然固执地将周寅初认为不满于家常小炒的男人,可她也必须得照顾在场的他人的感受,她想,他们已经很不自在了。 当然,日后的事,来不及思量,她的眼光没有放得那样长远。要是知道这一大家子胡吃海喝的本事不亚于常人,那温宁恨不得从这一刻开始日夜不分地提醒。 此刻,身为母亲,能让温宁最惶惑、不安、整日萦绕在心头的事情自然与她的孩子息息相关。 家中的变故接连不断的发生,她不得不深思熟虑—— 她另嫁他人的事是否会对澈澈的心理形成负面的影响。 见周寅初愈发在这个家的姿态就像自己家,她就对他急躁冒进的决定更憎恶一层。 他甚至不需要听一句“把这里当成自己家”的客气。 俨然一副毫无拘束的做派。 彼时,澈澈拿出了又一道应用题,周寅初几乎立刻心算,就得出了答案,在孩子无知的崇拜声中,他随后写下两则公式。 铅笔在草稿纸上发出熟悉的沙沙声。 温宁却始终静不下心来,令她更着急的还在后头,万一男人就在今夜要带走她,她又以怎么的借口离开这个小家。 难不成日后就抛下母亲和澈澈,为了让自己过上流的生活,弃他们于不顾? 依照温宁的个性,她断然做不出这种自私自利的选择。 可难不成真如周寅初所言,让他留下,可这个家总共就这点大小,一有动静,便闹得全家人都知道,楼上楼下也未必全无耳闻。 那张一米五的床压根儿经不起他的折腾,要是到时候连带着定做的木板断裂,她简直无法抬头做人了。 温宁迫不及待要谈晚上的安排,男人却有意拖延,拉扯着讲练温宁记得大学才讲过的洛必达法则。 几个数字公式,名词性的解释,按照平常而言,温宁估计是想夸两句周寅初表现出的非比寻常的耐心。 可周寅初是故意的,他故意不理会自己的焦急,却和她的孩子讲解着深奥的微积分。 以往,他这种人也和“诲人不倦”完全不沾边。 学生时代,对于与他不相干的人提问,也总是拿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唯一“好为人师”针对的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教着教着……教导的内容就和书本传授的背道而驰了。 时间总是一晃而过,华灯初上,黑幕降临。 澈澈解完了这一册习题集中难解的数学题,豁然开朗,不再如书呆子继续啃着他的书本,也不继续向着男人虚心求教,而是问些周寅初一些和习题不搭边的。 温宁便支开他,喊他自己回房间捎上睡衣和浴巾,去浴室洗澡。 小洋见状,依依不舍地拎起了她的帆布包;而温母,早早地收拾了碗筷,说社区的麻将馆“三缺一”,也没打搅他们的意思,其实她原本打算将澈澈一并带走,要不是澈澈今天出了汗,着急洗澡,估摸着也不会在这屋内留下。 “就这么急不可耐地找我?” 李澈进了浴室,小洋和温母一前一后相继离开,客厅里只剩下他们,以及弥散在空气中的淡淡的芝麻油的清香。 “不夸我?”周寅初看这架势显然在邀功,“为你的小孩辅导功课……” 他迈开长腿,将客厅的木头椅推进餐桌底下,有意为他们腾出更大的空间来。 温宁明显感到他们之间气氛的微妙变化,自从办理结婚登记以后,他们便还没来得及单独相处过,事不宜迟,她不得不与他商讨:“周寅初,我再和你商量你今晚的去处。” 板着张小脸毫无意趣的女人,却越是令人着迷于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那些在酒店的大床中央听见的娇柔的喘息才更令人心驰神往。 周寅初很快听出了温宁的言外之意:“你这是要赶我走?” “新婚第一晚就被自己的太太赶走,”周寅初肉眼可见地眸色暗沉了下去,“你认为我的情绪会很好吗?”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家太小了,的确不合适……” 温宁百口莫辩。 “那你也完全可以跟我走,”他这简直存心逗弄她,“你应该之前和我在一起的夜晚,都不在家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