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重生99做汽车巨头 第125节 (第1/2页)
“为了降低成本,我们已经把一部分的压机放在了华夏生产,甚至一部分构成件也准备从华夏本地购买。” “只有这样子才能让我们的产品有竞争力。” “只有我们的设备卖的更多,贵司的数控系统才能卖的更多。” “如果价格不仅没有办法进一步的下降,反而要上涨的话,这对我们双方都是一个伤害啊。” 要是往常,供应商敢这样子跟自己提涨价问题,加藤一郎肯定是要好好的发泄一顿。 但是现在的情况不同,对面是因为会田而受到了损失的发那科。 “你说的道理我完全都是理解的。” “但是发那科也要想办法生存下去。” “之前我们提供给贵司的数控系统,价格就比卖给华夏厂家的要低。” “现在其实也没有涨价,只是把原本的优惠取消了。” “发那科已经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支持这种价格优惠了。” 吉田的态度非常的坚定。 会田的压机几乎都是用的发那科的产品。 除非他们愿意去找西门子或者南山购买。 但是西门子的价格比发那科的还要高,会田不可能抛弃发那科选择西门子。 至于南山…… 打死吉田他都不相信会田会从南山购买数控系统。 说白了,在数控系统价格谈判上面,发那科是有主动权的。 “如果一定要涨价的话,那么请发那科把涨价的具体理由能够详细的列出来。” “把数控系统的成本构成也给展示出来。” “如果各方面的证明资料都支持你们涨价,那么我们再接下去谈。” “要不然的话是没有办法同意涨价的。” 加藤一郎直接就来了一个拖字诀。 这个要求,他知道发那科没有办法满足。 哪怕是满足了,最终自己也能挑刺,让他们继续修改,继续补充资料。 反正涨价是不可能给涨价的。 除非大家真的要撕破脸。 第150章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当南山技术有限公司将设备行业闹得翻天覆地的时候,汽车零部件业务其实也是一刻都没有停下来。 整个2001年8月份,零部件的营业额顺利的突破了9000万,距离1个亿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特别是出口给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的轴承类产品,开始上量了。 而南山工业园的建设也是日新月异。 最优先修建的轴承厂,今年底就有望投产。 这更是让整个南山上下,都充满了干劲。 “曹总,我们的6at变速箱,已经制作了两批的样件了。” “虽然还有一些零件需要结合发动机的匹配来做一些调试,但是主体结构设计已经可以定下来了。” “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找一些客户,看看有没有合作的机会?” 纪华这段时间待在南山的工厂里头,早就把回德意志的想法抛到了脑后。 原本他以为6at的自动变速箱项目最快也要等到明年才会有一些明显的进展,毕竟变速箱的设计难点很多。 比如液压系统,自动变速箱需要通过液压系统来控制换挡和制动。 而液压系统的设计难点包括压力控制、流量控制、故障诊断等。 这方面纪华虽然也做了很多的研究,但是要投入到实际生产,显然还是不够的。 还有润滑和冷却系统,这也是很容易被人忽略的。 自动变速箱需要保证润滑和冷却,以保证变速箱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而润滑和冷却系统的设计难点则是系统优化、润滑和冷却效果优化等。 看起来好像没有几个字,实际是要做好却是很不容易。 反倒是机械系统方面,纪华的研究已经很成熟,门槛相对比较低。 但是到了南山之后,他发现液压系统、润滑和冷却系统,甚至是控制系统方面,南山居然都有很充分的资料供自己研究。 跟曹阳的交流之中,也获得了许多的改进意见。 这么一来,南山的第一款变速箱产品,6at变速箱很快就有了雏形。 “张部,老潘的这个提议,你有什么看法?” 曹阳在想着自家的6at变速箱应该去动谁的蛋糕才合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