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10章 (第1/1页)
车水马龙中,周遭的景物皆成虚幻,只有爹娘的脸是清晰可见的。 又一个寻常的,过去的某个灿烂晴天。 曦珠又一次从梦里睁开眼,缩在暖和的被褥中,茫然怔怔。 翌日的院子里,丫鬟持帚,在清扫昨夜的落花。湿漉漉的青墙角落,堆满了被雨淋脏了的梨花。 一地扫尽,到了下晌,又下一场小雨,树上的花便愈发荼蘼。 曦珠仍在等待。 兴许花落尽的时候,她就可以回家了。 卫陵答应过她的,等太子登基后,卫家彻底无恙,她就能回去津州。 至于他说的,会陪她……一起回去。 她不知该如何全然原谅他之前的欺骗。 至少不是现在。 尽管这段时日,他被困公府的琐事,总是疲困乏累,又用那委屈的模样来对付她。 她不是不知道,却还是对他心软。 她想着,等公府的事了结,再来真正计较他们之间的事。 虽是这样打算,但曦珠还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收拾离京时,带走的东西了。 必须得做些什么似的,打发这漫长的等待。 窗外的丧钟不绝,是喧嚷扰人的。 雨天无事可做,青坠和蓉娘皆在自己的屋里做针线。 她从床上爬起来,步伐不免着急。 甚至踉跄了下,但很快站稳。朝墙边立柜旁,几个摞堆的浅黄雕花箱笼走去。 打开最上面的箱子,里面装的是一些夏冬的裙子棉袄。春日穿的鲜亮衣裳,都于早春时被翻拣出来,折在衣柜中。 下面的箱子里,则是鞋子被罩等杂物。 曦珠俯身,先是收拾衣裳。 应该是等不到这年的冬天,卫远定能回来,她就可以离京了。 兴许会是秋天。 更早些,就在夏日。 或许是七月、六月,也许就在即将迎来的五月…… 躬弯的脊背微滞,垂低的长睫之下,一双眼望着手里的宝蓝掐花皮袄。 可她也明白,峡州那地凶险,海寇并不好战胜,否则卫朝不会受那么多伤。 就连傅元晋每次回来,身上或多或少,也带着斑驳的血痕。 海寇与狄羌相比,究竟是哪个更凶残些。 她不知,也不想得知。 有些出神地想起那段黑暗的归途,背着她的人,说过的话了。 如今的卫朝,应当在傅元晋以养寇自重被定罪后,接手了峡州,不知现在如何。 但阴阳相隔,两世交错,各人有各自的路要走。 她能做的,已经都做了。 一箱的衣收好,扣上铜锁。 曦珠直起身,反手轻捶酸胀的腰,而后依在柜门边,四处瞻望屋子。 想着除去从津州带来的衣服,还有哪些东西该装起来。 似乎极少,自从住进破空苑,很多东西都是卫陵添置的。每一件器皿,每一个家具,都问询过她的意思,才会安置下来。 便连柜中的衣裙,妆台上的首饰,多是他买给她。 那些,她没有打算收拾。 从津州来京的路途遥远,她带来的多是金银,装成一箱箱的,存放在公府的库房。 至于剩下的,不过些衣物和喜爱之物罢了,免得路途搬运劳累。 更是因镇国公府毕竟不是家中,可以任由她装扮。 她不过是一个寄人篱下的表姑娘。 待孝期过后,年满及笄,镇国公夫人:她那个从未谋面的姨母会为她挑选一个适宜的男人,她只要出嫁了,就可以有一个后半生的家。 那年来京的颠簸水路上,她为了这个虚无缥缈的今后,哭到伤心欲绝。 好似真的很难过,在风雨飘摇的水上,难过到迫切地想有一个可以倚靠的人。 曦珠无声笑了下。 可原来,她还是有另一条路可以走的。 倘若那时年仅十四的她,能够懂得多些,知道那条归家的路。 但又能苛责得了什么,那时的她还太小。 外厅忽然传来青坠的唤声:“夫人,晚膳送来了。” 她没有再多想,走了出去。 东西一天是收不好的,当时从春月庭搬到破空苑,他帮着她整理,还用了三四日的时间。 不愿在事情未定前,让蓉娘多想。 她得自己收拾。 一天天地,慢慢装进箱笼,总有装完的那一天。 至于带来的那些金银,离开时她也要全部带走。 在卫陵入宫未归的第七日,外头的丧钟终于停了。 曦珠也差不离收好了自己的东西。 只余现下尚用的,还摆在屋子里。 她推挪着那几个沉重的箱笼很吃力,也有些轻快地笑。 抬袖抹去额上的汗,想:这样的重,若是换成前世的那副身体,必然能搬动。 捏了捏手臂上细腻的肉,精细养着的,哪里能比得上。 箱笼多了,颜色又一致。 怕自己记错,想着该写上字条贴着,以后才不会弄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