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节 (第2/2页)
的时候,纪元便拿了第一,安大海跟着他学,竟也得了第二。 把原本第一的安小河挤下去。 安二娘子面上没说什么,私底下给自己在府城读书的秀才弟弟写信,求他帮忙。 秀才弟弟寄过来他抄写的集注,又找了些时文送来。 为了这些,安二娘子贴补了娘家不少银钱。 这些事自然是背着安家其他人做的。 送来的集注跟时文,只有安小河一个人背了。 约等于自己偷偷用课外资料,不告诉别人。 本以为有了秀才弟弟的帮忙,儿子安小河这次肯定能重拿第一。 所以下午干着活,安二娘子就让自家小女儿去赵夫子那取成绩。 赵夫子这次批改用了些时间,等到快要日落,小女儿才拿到最后的成绩送回安家。 这成绩先到安二娘子手中,又被听说出成绩的安大娘子看到,立刻凑过来看。 三月大考的名次。 还跟二月一样! 第一是纪元! 第二还是安大海! “好啊!我家大海又是第二,你家小河是第三。” “说起来,经学班也就五个人,你家小河既是正数第三,也是倒数第三。” 安大娘子说完,只见安二娘子气急。 这肯定不公平! 她弟弟是秀才! 秀才给的集注时文,怎么会有错。 怎么会不如其他人?! 这一闹,自然找到赵夫子这里,纪元听到的,就是他们为考试成绩的事吵架。 纪元听到时文两个字还反应了一会。 等会才意识到,他们口中的时文,应该就是市面上卖的高分作文。 等会,安小河不会是把高分作文照抄到卷子上了吧?! 这,这肯定不行吧。 事情比纪元想得还要离谱。 安二娘子还在喋喋不休,赵夫子已经把三人的试卷拿出来。 试卷分为默贴跟四书义题两部分。 后者先不说,在场大多数人都看不懂。 但默贴却是实打实的,谁对谁错,一目了然。 五十道默贴。 安大海对了三十五道,剩下的涂涂改改,缺漏不少。 纪元对了四十七道,便是错的那三处,涂改也不多,应是知道自己差在哪,很容易查漏补缺。 而一向成绩最好的安小河,五十道里面只有十三道对了! 要知道默贴就是默写,这是一切做题的基本功。 之前的安小河,在背默上一向第一。 这次竟然缺漏如此之多?! 很多内容甚至填都没填。 安二娘子都不敢置信,眼神锐利看向安小河,想问他是不是偷懒。 赵夫子刚想解释,屋子里传来一阵猛烈咳嗽声。 像是夫子的老母亲在问原因。 赵夫子连忙进屋,剩下一群人在外面面面相觑。 安二娘子看着安小河最基础的默贴,低声骂道:“你平日做什么吃的,安大海都会背,你却不会 ?” 安小河有心解释,却只好低头。 “三娘子,我们二月下旬开始学习四书五经,四书本就难背,也只有一个月时间。” “这一个月里,若背了旁的,只怕真的没时间背四书。” 纪元忍不住开口:“四书乃科举根本,不要本末倒置才是。” 如今的情况是。 安二娘子为了安小河能拿第一,直接揠苗助长。 等于课文本身不背,让学生直接背别人写的阅读理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