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4章 (第1/2页)
与此同时,一队人马包围石家小院。 领头的行动队长侧耳听了听动静,突然眼神一凝:“不对,上!” 果然,石家小院人去楼空,桌上的收音机里的戏曲还在唱,收听的人却早已不见踪影。 谁都不知道石师傅什么时候逃走的,但从他家里查出来的东西能肯定,这是一条潜伏在华国几十年的大鱼。 可惜让他跑了。 审讯室。 王助山带着手铐坐在椅子上,满脸的慷慨就义。 安全局的同志走进来,坐下,慢条斯理地打开记录本,对他这种消极抵抗的情绪,不以为意。 “王助山?或者,该称呼你‘石田助山’?” 石田助山眼神微动,却还是一言不发。 “知道为什么这么轻易抓到你吗?告诉你一个对你来说的好消息,你的父亲,石成……哦不对,应该是石田,逃走了。” 不待石田助山脸上流露出高兴,安全局的同志便继续。 “据调查,你是六岁时被石田抱回来,在华国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声东击西,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石田助山脸上几番变化,脱口而出:“不可能!” 安全局的同志笑了,嘴撬开就好审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石田助山也是一条大鱼。他年纪虽然不大,但在华国已经潜伏二十多年了。并且因为与石田的关系,他能接触到的东西很多。 据石田助山交代,他并不是石田的养子,而是石田的亲儿子。 解放前,北方发生饥荒,有一户石姓人家举家往南边逃荒,路上他们家的小儿子石成救了一个跟他差不多大的少年。 年代久远,没人知道路途中发生过什么事,最后到达安山的,就剩下一个少年,他自称是石家的小儿子石成。 安山钢铁厂并非解放后新建的,最早是由爱国人士投资建造的。 抗战年间,安山钢铁厂几次遭到破坏。当地老百姓多次与敌人打游击战,敌人来轰炸,便将重要机器运走藏起来,等敌人走了,再继续生产。 可以说,在整个抗战年间,安山钢铁厂为前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r国或许就是因此盯上了安山钢铁厂。 “石成”刚到安山时,形容狼狈,面黄肌瘦,和逃荒来的人没什么两样,再加上他当时只是一个半大少年,当地老百姓对他的防备心没有对成年人那么重。 一次,他饿晕在王家饭馆后门,被王家女儿发现,给了他一碗粥,后来他便以报答为由时常给王家干活。 据还在世的王家当时的邻居回忆,王老爹就是见他勤快本分,知恩图报,这才让他在饭馆帮忙,一开始并没有打算收他为徒,后来见他有天分,才开始教导他厨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