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_第45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9节 (第1/3页)

    辛弃疾:???

    为啥要让高湛去接手这股势力,他怎么感觉这句话每个字都能理解,合在一起就听不懂了呢?

    他环顾四周,发现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懵逼。

    于是韦孝宽又解释道:“本方控制高湛带着晋阳兵杀回来,途中暗暗给他放水,让他成功返回邺城,和这个高延宗争位,此事不就迎刃而下了么?”

    “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段韶、斛律光纵然看出问题,也没办法反对。邺城守军可以拒绝一个被敌方控制在手中的叫门天子,但总不能拒绝一个带着军队来救他们的先代皇帝吧?”

    “高延宗本就是被临时拥立起来的天子,懂甚政务,不过是看重他所具备的背水一战的精神意义。他与高湛一阵冲突之后,不论胜负都不能再作为齐国的旗帜,城中的斗志也都会因为这场内乱而消减。”

    “我们甚至都不需要做什么,只要把高湛送到晋阳去,顺带给他回邺城让个道罢了。”

    辛弃疾:“……”

    小老虎:“……”

    宇文护:“……”

    如此言语一出,众人不禁瞠目结舌,不是,你也太狗了吧。

    万朝观众也纷纷竖起大拇指,韦孝宽不愧是武庙中的狗王,堂堂一代战神,竟能和朱祁镇对上部分脑回路,这是何等的卧槽。

    高湛很快被打包一番,在无比忐忑不安中,被送到了晋阳。在那里,他受到了困守孤城的晋阳守军史无前例的热烈欢迎,很快召集了一支军队。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高湛完全没有往邺城走的打算,一心只想着逃命,带着队伍一阵狂奔乱窜,居然逃往了突厥!

    偏偏这位晋阳守将又是个忠义之士,一心想回援邺城,见高湛逃到突厥边境,不禁大失所望,心想天子纵然一死也要死社稷,安能前往他国卑躬屈膝,腆颜求生,以后九泉之下有何面目见我高祖神武皇帝乎?

    当即弑杀高湛,随即横剑自刎,余部在副将的带领下掉头重又赶往邺城。

    消息传到陈周联军的阵中,众人听闻高湛的死讯,真真是悲从中来,相与叹息,好端端的一个毫不费力拿下邺城的机会就这么没了!

    韦孝宽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一计更比一计狗:“邺城立一个皇帝,我们不妨也立一个跟它打擂台。”

    第180章

    韦孝宽的立新皇帝计划尚未真正投入实施, 就已出师未捷身先死。

    主要是,邺城之中出现了动荡。

    这些日子以来,灭齐大军虽然围而不攻, 未动用一兵一卒,但也并非什么都没做。

    辛弃疾安排了一些人手轮番在城下喊话,一会儿是什么“高湛已死, 外援尽断, 尔等已成孤城”,一会又是什么“降者不杀, 尔等宜自顺应天命, 速速来归”,不断上演攻心计。

    至于效果嘛, 不幸十分有限。

    昔年宇文护攻城掠地,曾在大破城池之后,将满城百姓屠杀,只留一小部分活口掳掠为奴,带走以供驱策。

    盖因宇文护的名声过于恶劣, 前科累累, 邺城上下都一致认为,城破之后必然无幸。

    反正横竖都要一死, 断无生理, 莫如放手一搏,也好坦然无愧地走上黄泉路。

    眼见城中抵抗意志甚为坚定,辛弃疾为了试探齐军力量,特意将韦孝宽拉出来, 带到邺城底下遛了遛。

    没办法, 因为玉璧之战的关系, 韦孝宽就是每一个北齐人的噩梦,眼中钉,肉中刺,时时刻刻恨不能致他于死地。

    当年在玉璧,韦孝宽以区区数千兵力大破东魏十四万大军,其中有七万将士都因他而死,就连高欢本人也由于这一战而亡殁。

    虽说两国交兵,各为其主,本是天经地义之事,然而玉璧一战死相何其惨烈,凋亡何其凄凉,死去的又都是高家最初的精锐与死忠,也就是如今邺城当中这些守军的父辈,谁能不对此恨之入骨。

    韦孝宽一出场,便宛如一个人形靶子,仇恨值拉得满满的。

    被迫上阵的韦孝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