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第230节 (第1/3页)
秦羽叹了一声道:“我看这一届的学生, 好些差个十来岁。” 小华笑道:“妈妈, 我年龄肯定都算大的了。” 秦羽道:“你现在三十岁, 看着二十岁,觉得他们正年轻是读书的时候, 等你到了四十岁, 发现三十岁也是很年轻的,读书也是好时候。” 小华道:“妈妈,我想你说得对,要努力的话, 什么时候都不晚。” 秦羽补了一句:“什么时候想开始, 都是好时候。” 母女俩聊着,小星星看到了一个湖,有好多一指长的小鱼在游,闹着要看鱼,小华就让妈妈陪她看,自己先去宿舍整理床铺了。 宿舍是四人间, 上下床铺, 小华到的时候, 已经来了两个室友, 她们床铺已经整理好了,都来给小华帮忙。 一个个子高些, 脸圆圆的,穿着一件米色的薄大衣,灰色的裤子和圆头皮鞋,笑起来眼睛弯弯的,自我介绍说叫杨小钰,来自苏南,今年23岁。 小华笑道:“那你年纪真小,我今年30了。” 旁边的姑娘道:“那我比你还大两岁。”说话的是李芯麦,从贵省来的,肤色有些黝黑,穿着一件略显大的蓝布褂子,黑色的裤子,布鞋面上打着一个不太显眼的补丁,看起来针线活很好。 李芯麦试探着问道:“许同学,你是下乡知青吗?” 小华笑道:“不是,我工作过几年。李同学你是知青吗?” 李芯麦点点头,“我1962年初中毕业,1964年就去北省农村插队了。” 杨小钰问道:“李姐姐,那不是比政策出来还早些?乡下是不是特别苦啊?能吃饱吗?” 李芯麦望着她笑道:“其实50年代就号召知识青年去乡下插队了,八分饱是可以的,遇到年景好的时候,还能吃两三次肉。” 杨小钰颇为惊讶地道:“李姐姐,那你成家没?” “成家了,我爱人也是知青,就是没敢生小孩,我们插队的地方是在山里,出行都是山路,去个县城都特别不容易,我爱人不敢让我在那边生,说是出了什么问题,去医院都来不及。”提起对象来,李芯麦脸上是藏都藏不住的笑意。 李芯麦说着,又问小华道:“许同学,你有小孩吗?” 小华点头道:“有一个女儿,今天也来了,我妈妈带她在学校里转呢!” 李芯麦有些羡慕地道:“真好,我现在想怀,又怕耽搁了学业,我爱人让我顺其自然。” 正聊着,又有一个女同学过来,穿着一件红毛衣、黑色裤子,脚上是一双黑色的皮鞋,扎着两根到肩膀的麻花辫,身后还跟着一位戴着金边眼镜的男同志。 小华觉得这女同志有些眼熟,想不起来在哪见过。 先开口的是她身后的男同志,“哎呀,我们小琦来的最迟啊,”又看了一眼床铺,发现只剩下靠开门这边的上铺,微微皱眉道:“同学们,谁能和我们小琦换一个床铺吗?这上下太不方便了,摔了可不得了。” 陈琦真有些不高兴地道:“赵占元,你别瞎说,这上铺别人能爬,我怎么就不能爬了?我都说了,不要你来送,你非要来,你看她们,有谁是家人送着来的?” 赵占元望着她笑道:“行,行,等我帮你把床铺铺好,我就回去,行吧?” 陈琦真不耐烦地道:“你快点弄。” 杨小钰好奇地盯着他们看,李芯麦朝小华看了一眼,两个人都笑笑,没有说话,接着整理床铺。李芯麦问小华的女儿几岁了,她以前在什么单位工作之类的。 不一会儿,秦羽带着小星星过来,和小华道:“我本来准备给你帮忙的,没想到你这都快弄好了。” 小华道:“是同学们帮忙,不然没这么快,”给妈妈介绍了三位室友,李芯麦看到小星星就忙着逗孩子去了,杨小钰倒是好奇地问了声:“小华姐,你妈妈和女儿陪着你来京市读书吗?” 小华道:“我家是京市的,离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