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眠春山 第83节 (第3/3页)
伙实在很有想法,她们会根据姜青禾教的法子,举一反三,绝不生搬硬套。 比如一个最简单的麻花辫,都能给变成蜈蚣辫的升级版,给了布头,她们就能使出浑身解数来做香囊,还给绣了各种花色。 让她比较意外的是,周先生的妻子赵观梅带着一部分人搞绣样,她绣的活灵活现的,有些人只学了她的五分,也绣的很不错。 反正宋大花跟虎妮都说学到真本事了,赵观梅教的刺绣真的是看家本事。 不过这份在芒种前两天先停了,因为接下来是很繁重的农忙活计。一天没歇的扎在地里做活,夜里要是再编点啥,身子压根熬不住。 不过三四十个人一起,将染的羊毛线全编完了不说,布头也织完了。 姜青禾挨个记账,不合格的东西要先挑出来,到时候根据各人做了多少分。 记得很繁琐,因为很多绳串都是不同价格的,绳编荷包、蛋兜全是,姜青禾临到夜里还在记,徐祯心疼她,帮忙一起,后面给她煮了一碗鸡蛋茶。 他没法跟着去镇上卖东西,他要带着蔓蔓,还要收拾洋芋种和番薯的种,做种做好了等插秧完就下种。 去镇上时姜青禾穿了之前的红对襟袄子白裙,穿的颜色突出,一定会吸引别人的目光。 土长倒是没穿那么花哨的,她穿了毛蓝的,颜色像天空的蓝,她扯了扯自己的衣服,“多少年没穿过了。” “多好看,就该这样穿。” 今天只有她们两个去卖货,准确的说是未来那么多天,也只有她俩去卖。别人都得下地阿,地里的活计耽误不得。 至于姜青禾那,大伙说了会腾出人手帮忙去插秧,种洋芋和番薯,叫她好好卖,甭操心。 她也就真的放了心。 哪怕芒种,镇里逢集的时候照样很热闹,总有不少人要来买卖东西的。 有喊着:“卖红鸡蛋嘞——” 也有说:“火腰子,艾蒿搓的嘞,点了熏蠓子” “雄黄,雄黄要不要,驱蛇驱虫的” “老鼠他舅,老鼠他舅,买点毒地老鼠毒啥鼠都成。” 土长为人正经,吆喝不出口,姜青禾拼完木头架子,将手绳、荷包、香囊一排排放好,又将装了红鸡蛋的蛋兜挂出来。 她也完全放弃羞耻,做买卖,要卖钱就得不要脸。 “走过路过都来看一看嘞,五色手绳瞧一瞧,两根才要一个钱!” “荷包香囊哟,买香囊荷包送干艾蒿一包!都来瞅瞅,多大一包,地里的鲜艾蒿晒的,驱虫最好。” “啥属相荷包都有嘞,戴上五毒不侵。” “买红鸡蛋送蛋兜,挂在小娃身上,今年暑气不侵阿——” 她的词反正没有重样的,也没有多新奇多夸张的叫卖语,光是买荷包送干艾蒿,买鸡蛋还送蛋兜就够吸引人了。 尤其她架子做的高,大伙那卖的东西都矮矮的铺在地上,她挂出来的一眼能叫人瞧见,颜色没有灰的,又很鲜亮。 一下叫那些妇人看直了眼,时新花样。 全都拥了过来,一声叠在另一声上问,“这多少钱?” “瞧着真不孬阿,带着显得手俏,来十个,俺有钱!” “这别给她,给俺,哎呀,还有不?” 姜青禾想过生意会很好,但没想过会这么好,忙得脚不沾地,头发汗淋淋的,恨不得长出七八双手来接钱。 她还得说:“俺们都是春山湾那来的,开了个染坊,要是有要染啥的,就来染,也便当。” 这句话说了起码不下百遍。 中途补了好几次货,卖到半下午,卖了将近一大半货,等人散得差不多,才发觉自己中午就垫了个馍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