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眠春山 第141节 (第3/3页)
说:“要先给小的,再给大的。” 她可真聪明阿,先给小的她很快就能先吃到了,毕竟除了塔娜和红格尔就属她最小了。 按她这样的分法,果不其然第三个就能挑糖葫芦了,她挑好后说:“哎呀,我也不晓得你们几岁了,大孩子自己拿吧。” 蔓蔓当起了甩手掌柜,她只顾着吃糖葫芦了,她舔一口,哎呀真好吃。 除了些吃食外,她娘已经很少给她吃糖了,生怕在这里蛀牙没得医,所以蔓蔓偶尔能吃到就是童学里其他人分给她的。 此时小口小口地舔着糖葫芦,连其他娃跟她说话也没听见,倒是搭理了下一直蹭她的黑达。 她看了眼摇尾巴的黑达,又看了眼自己的手里糖葫芦,沉默犹豫再三,她咬下一颗糖葫芦扔给它。 黑达只闻了闻就跑走了。 蔓蔓气得大叫,“黑达,你是只小坏狗。” 她的糖呜呜。 最后也没捡回来吃,她开始剥花生,穿着厚厚的棉衣和小梅朵围着蒙古包在玩捉迷藏。 而大人则坐满了好些蒙古包,啃着肉喝着马奶酒,畅聊未来,姜青禾还请了驼队的大当家和骑马先生。 两人暂表对徐祯的想念,然后追着问,“油布大伞做好了没?” 徐祯说:“快了快了,在你们驼队起场前肯定能做好。” “兄弟俺可信你了,来干一杯,”大当家郝爽地倒了满满一碗酒,徐祯端起自己的饭碗离远了些,看的同坐的巴图尔和羊把式大笑不止。 在这热闹的一夜过去后,第二日姜青禾还是留在了草原。 即使牧民们的羊早就剪了秋毛,但是留给她的绵羊还没剪,秋毛早已变得又长又卷曲。 乌丹阿妈在旁边瞅,准备顺手帮一把。姜青禾信心满满脱了棉袄,撸起羊毛衣的袖子,拿过大剪刀,她毕竟可是帮都兰和自家养剪过秋毛的人。 徐祯将羊四肢腿给绑好,蔓蔓握着她专属的小剪刀,她伸手摸了摸,问道:“娘,羊没了毛,它过不了冬的呀。” “还会长的,阿妈教你,别剪太进去,顺着边剪下来,”乌丹阿妈握着蔓蔓的手,教她如何剪羊毛。 剪羊毛时总有很多毛屑乱飞,蔓蔓喊,“毛毛跑到我的眼睛前面了。” 一会儿又呸呸呸往外吐,她说话的时候,羊毛粘到了她的嘴唇边。 在羊毛胡乱飞舞的时候,蔓蔓捂着嘴说了句,“毛一点都不好,老是乱飞。” 她试图抓起被风吹到空中的羊毛,想要握住它,塞进羊毛口袋里。 在这个时节剪羊毛,草原上有很多的风,并不好剪,尤其在加上黑达老爱用头拱羊拱羊毛袋子,毛屑飞得更多。 气得蔓蔓骂它,“不许玩了,你个大坏蛋。” 然后追着它跑远了。 纵观这一天的剪羊毛,姜青禾顶着满头白毛,看着徐祯衣服上雪白的毛屑,和剪的东一块多、西一块少的羊。 她说:“太难了。” 最后在这天的傍晚,载着牧民成堆的羊毛,一家三口离开了草原。 姜青禾暂时把羊留在了草原,毕竟她还没有那么大的羊圈可以容纳,照旧交由贺其勒图来放。 等着她新的羊圈建好。 草原上的风实在是大,冷的人将脸缩进车上的羊毛袋子边上,而这些羊毛不仅会短暂地温暖她,织成的羊毛制品更能长久地温暖别人,在这个初秋,在以后的寒冬。 第115章 豆角焖面 除了棉花可以用纺线车纺成线以外, 羊毛也能纺。 纺棉线和羊毛线是不同的,姜青禾不太会,但徐祯他在造纺车时,一架纺车造好是一定得上手用的, 一种用棉纺, 另外一种则是羊毛。 棉花和羊毛主要在处理上不大相同, 纺棉线前要将棉花去籽,用弹花弓一点点弹蓬松才能上纺车。 但羊毛得先要挑,山羊毛扎人,这种适合用于靴子内里的填充,或是先纺成线, 钩成厚厚的毛线鞋,里头加一层打底, 穿厚袜子保暖又不贴身, 也不会太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