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5 (第1/2页)
了出去。 也没寄希望对方能回复。 ※※※※※※※ 接下来,同伴所说一一应验。 在生于和平年代的尹小航眼里,叙利亚的糟糕没有底,在你所看到的景象里,你觉得已经是最糟糕,马上,下一个城市就会刷新你的下限。 阿勒颇比大马士革还不如,大马士革是偶尔断水断电,阿勒颇没有统一的供电系统,每个社区配发一个小型发电机——这里是指有人的社区。 怎么判断有没有人住呢?看玻璃。有玻璃的屋子,就是有人住的。有的人在战势不那么紧张后返回家乡,如果房子没被炸毁,就装上玻璃,重新生活进去。 尹小航走在石头瓦砾的丛林里,很难重拾刚落地时的欢快情绪。 相反,当地人却怡然自得。 尹小航的同伴是摄影记者。他说战争爆发以来,互联网上可见的照片,几乎都来自西方,当然,国内几大新闻社也有。可毕竟是每天都在变化的战争和城市,与此相对应的照片和记录是不是太少了? 这也是一再往返此地的原因。 尹小航已经度过萌新阶段。他拿到的是叙利亚官方颁发的通行证,因为整个国家复杂的势力割据,他能去的地方非常有限,只有政府军占领区。即便如此,还要遭遇警察和政府工作人员的盘问,采访和拍照受到极大限制。 每走到一处,都是大片废弃的城市。就像行走于连绵的雪山,眼睛疲劳,心理疲劳,产生无边的倦怠感。 同伴告诉他,拍下第一张照片时,你觉得你为人类、为21世纪的历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接下来,拍下一百张、一千张照片时,你觉得自己拍的都是垃圾。 因为废墟大同小异、无边无际。 在这个氛围里,尹小航愈发对人感兴趣。 在阿勒颇狭窄的街道,他跟两个小男孩打招呼。在当地,越是小孩子,目光越清澈透亮。 他随两个小孩走进小巷深处,孩子们用他听不懂的阿拉伯语指路,为他们指引其中一个孩子曾经的家。 被炸毁的灰白土墙、钢筋悬悬欲坠,那个孩子的家,似乎与他这些天看到的废墟并无两样。可能只有对家有记忆的人,才能踩着砖头瓦块找到这里。 按照国内身高估算,两个孩子都不超过十岁,站在无法回归的家园门前,他们还不会酝酿伤感。 尹小航的共情共感也发挥不出来。 虽然语言不通,可情绪是共通的。两个孩子全程都在展示:你们看这就是我以前的家,现在成了这样,厉不厉害?前面是谁谁的家,连墙都没有了,是不是更厉害? 分别时,他们与两个孩子合影,他们也是大大方方的。 孩子也好,大人也罢,他们在战乱中生活了7年,他们习惯了失去,习惯了当下,反倒生出乐观来。 仍旧有小商贩在谋生,贩卖颜色鲜艳的当地水果,留在当地的人,夫妻、父子、兄弟,都欣然接受当下的生活。 尹小航问他们会不会害怕,孩子们毫不犹豫地摇头,大人们说:“还能怎么样,只要还活着,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