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33 (第2/2页)
么就让我们一起努力。”李初要的就是他们愿意,现在不愿意,以后也一定会愿意。 现在李初就仅仅煽动他们,先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接下来一应的训练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相信他们会坚持做下的。 军校实施的是全封闭式,一个月放一次假回家,日常的时候,不是军校的人都不能自由出入军校。 至于军校的老师,全部都是李初一手定下的,文的武的,样样都有,尤其那些致仕在家的老将军,李初请他们三不五时的出门上上课。 随着天下安定,武将存在感越来越弱,而那些能打仗的武将也越来越少。 不是没有人发觉这个问题,只是自古以来都是重文轻武,建朝之初武将和文官一样的出色,但是等到天下安定之后,武将必居于文臣之下。 这也是为什么一直以来越来越少的人愿意当武官的原因。 不过,随着军校建成,武媚娘忽然搬下一份诏书。定下政事堂自此往后必有两个知武事的武将出身。 谁也没有想到武媚娘会颁一下这样一份诏书。当时就有人表示反对,可是李初进言,“天下要安不可无武将,政事堂诸位都是文臣出身,有多少懂武事,若不懂,大战在即,关乎天下安定,就凭你们一群不懂打仗的人决定如何打仗,滑天下之大稽。” “以武将出入政事堂必定两位,有何不可?你们文臣当得宰相,武官就不可?”李初咄咄逼人,让人纵然想要反驳,一时都不知道如何反驳的好,最终只能叹一声。总是有人不愿意就此放弃。 “武将都是粗俗不堪者,如何能为相。”这话说的也不错,很多武将都是大字不识几个,全靠英勇作战杀敌才能够一步一步升迁上来。这样的人让他们进入政事堂成为宰相,确实令人难以接受。 李初摊手道:“我粗俗,魏王粗俗?” 如今政事堂之内,李初和武敏之两个都是领过兵打过仗的人。 这样两位知道行军打仗诸事的人,看起来粗俗吗? “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公主和魏王。”李初和武敏之自然不是那等粗俗之人,但是又有多少武将能和他们两个一样? 不能同日而语,不能同日而语! “那也就是说,在你们心里,文臣想要成为宰相,不需要懂得行军打仗,可是武将想要进入政事堂,就得和你们一样满腹经纶,知书达理?”听听这些文臣说的话李初那叫一个不满,再想欺负武官也没有这样欺负的吧。 本来以为自己占尽上风的人,这个时候听到李初一阵讥讽,没能接上话。 又有人站出来,苦口婆心的劝道:“公主一心为大周安好,臣等都明白。只是让武官入宰相之列,武官无能安定天下,也无法抚恤百姓,这样的人如何为相?” “谁说的?哪一个武将打完仗之后,不是安抚百姓,不是安定天下?不像你们会咬文嚼字,不像你们那么通透人心,就当不得宰相了?如果武将想要成为宰相需要能文能武,那么同样的,从今往后,凡入宰相者就得一视同仁,都必须能文能武。” 偏偏对武官这么苛刻,文臣却只需要满腹经纶就行。不公平的对待,怎么一直以来就没有人管管? “若是如此,只怕政事堂的这么多位,能留下的就没有几个。”听着他们吵了半天,武媚娘忽然感慨出一句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