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69 (第1/2页)
师的位置。 国师…… 光想想,哪怕还要好些年。可诸算子依然想像一下,就心头美个冒泡泡了。 当然,朱瞻元在承诺这话时,没告诉了诸算子。这个国师的重位,不是大周朝的国师。而是将来朱瞻元准备给弟弟分封藩国的国师。 因为,朱瞻元的心头,总是记挂着一件事情。 那便是南征之事。 朱瞻元不会忘记了,皇祖父在明年就会安排了南征一事。其实,朝廷一直在暗中准备着这事情。 许多皇祖父得用的将领,已经带着军官与士兵在慢慢南调。 当然,幅度不算大,可在一点一点进行。 为何没急着南征? 不外乎就是南北风物不同,气候不同。这需要更加精密的计划,特别是南边的小藩国,还要寻了当地的合作者。 前一世的结果,朱瞻元知道的。 南征大胜。 后来,南边的安南小藩国,更是让皇祖父是灭国,最后,列为郡县。 那又如何呢? 南边离着燕京城太远太远了。在朱瞻元统治的晚期,已经有太多的问题冒了出来。哪怕朱瞻元死前没见到,可以他帝王的经验来看,列为郡县的做法,错了。 是的,错了。 因为,大周朝在那里的统治根基太弱,当地的小叛乱此起彼伏。特别是大周朝的官员,又没什么有能耐乐意去了那里。 那里到底与北方不同,那地方雨季一年得占了大半。若不是当地人,乃至于有官员去了,居然是死在了任上。 就因为如此。 朱瞻元把主意打到了诸算子的身上。 出海一行,二舅舅张春福与朱瞻元谈了许多。在这中间,诸算子这个道士的一些私人药方,在中间也是起了好作用。 特别是那所谓的药丸子,更是对南边那些热得要人命地方的气候,更有抑制作用。 朱瞻元更清楚,没好处的事情。像诸算子这等所谓的世外高人,肯定是恨不能袖手旁观的。那么,给了利益呢? 朱瞻元的利益,就是将来他上位后,学了西周之时,周天子的分封之册。 夏周移民,变夷为夏。 既然前一世的郡县制,不能把那安南小藩国真正的吞下。那么,朱瞻元觉得,将来他上位后,干脆分封一个弟弟去当了诸侯,去统治了那个小藩邦。 那样的话,他也没失了承诺。瞧瞧,一个小藩邦之国的国师,这不就给了诸算子嘛。 至于这里面的坑? 朱瞻元现在不会提的。 而且,朱瞻元准备在他上位前,还能好好用一用诸算子。把这个老道士的油水,炸上一炸。若不然,那太浪费了。 “道长相迎,真是失敬、失敬了。” 朱瞻元进了院内后,对诸算子道士笑说道。 “皇太孙殿下到来,篷壁生辉,贫道来迎,也是本份、本份。”诸算子同样笑得开心,回话后,就是一个道礼,念一声“无量天尊。” “殿下,里面请。” 诸算子一个请手礼。 朱瞻元自然不客气,说起来,这可是他的宅子。当然,这里面的客人实际上诸算子道士。不过,道士没什么客人的自觉性。 于是,二人进了正屋内。 这时候,有小童来上了茶水。 这茶香袅袅,朱瞻元端起来,在鼻间轻轻的嗅了嗅,尔后,就赞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