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873 (第2/2页)
子,小年把她的煎熬看在眼里,曾经跟她说: “我不是爸的亲儿子,我是他捡的,我知道自己的亲爸妈是谁……” 养子小小年纪就能说出这番话,使她心里软软的,彻底丢开负面情绪和心理负担。 同样的,叶乔的一席话让梅姨再一次泪满襟,一手捂嘴,别开脸。 一切煎熬,都是她活该。 是她不好,高估了自己的眼光,看不出一向友爱的闺蜜竟包藏祸心;是他爸不好,动了别人的“蛋糕”,碍了人家的前程,使三个儿子成了人家的眼中钉。 是他们做爹妈的不好,没能保护好孩子们,尤其是亲生子,让他刚出生便遭遇多次的九死一生。 看着哭成泪人的梅姨,叶乔不出声,默默把一盒纸巾推了过去。 哭,是一种发泄渠道,把负面情绪哭出来,擦掉,因此不用劝;若长年憋在心里,对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不好,不健康,终有一天会爆发。 和梅姨不同,她是幸运的。 不仅有个善解人意的养子,孩子的太爷太奶也很照顾她的心情。知道外界有流言蜚语,两位老人家便让学升把她带到本家,说出养子的来历。 原来,农学升收养阿年的时候,已经把孩子的事告知两位老人家。 太奶得知阿年是自己娘家人那边的孩子,和老太爷在背地里对他关怀备至,宠爱有加。 为嘛是背地里?因为怕他小小年纪福多折寿,招人恨,再生事端。 “对了,当初捡了阿年回家的那户人怎样了?没生事吧?”等梅姨平复心情,叶乔问出一个藏在心里许久的问题。 一直以来,她知道谁是养子的亲爹妈,却不知道养子来到农家之前,还有一番惊险经历。 直到崔家认回他,她才知道一个大概。 说起那户人家,梅姨神色微冷,擦干泪痕,摇摇头道: “他们哪敢生事?他们是养过阿年,可阿年最后也救了他们的儿子……” 原来,当年那位闺蜜与人合作把孩子抱出来,本意是让接头人弄死他的。 还好,她当时没有时间亲自动手,而接头的人确实想弄死他。可转念一想,弄死这孩子干哈?把他卖到偏远山区,自己还能赚回一笔外快,多划算啊。 一念之差,让孩子捡回一条性命。 换了几趟人,婴孩落到人贩子的手中。几经辗转,终于来到南边的一个小乡镇。本想进山区的,可两位贩子起了内讧。 一个坚持要把孩子卖到山区,一个要把孩子卖给同样住在旅馆里的一户人家。 那户人家的男主人无法生育,无儿无女,想捡一名男婴回家传承香火。 可惜,附近扔的全是女婴,不合心意。 他们没办法,只好继续寻找民间大夫,希望用土方治好男主人的病。就在那天,他们遍寻名医不着,正准备返回家乡,便遇到那两位贩子。 最终,这对夫妇花了八千块钱把男婴买回家。可是,买卖人口是犯法的,于是,他们对外宣称这孩子是在路边捡的。 头一两个月,夫妇俩对男婴的好是发自内心的。 直到他俩意外怀孕,有了亲生儿子之后,他俩只在外人面前表现出一视同仁的姿态,背地里对养子不理不睬。 亲儿子顿顿有奶喝,养子顿顿喝米汤或者稀粥。 有细心的邻居发现,原本白白胖胖的婴孩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