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 (第1/2页)
天那一番动乱,死了不知道多少学生。” 许宁一愣。 他被关着的几天,还不知道外界已然风云变化。 大沽口被破,彻底激起了爱国青年的愤怒。新的学(xue)运,就是一场新的风雨催生。 3月18日,来自全国,来自北平的五千多民学生,上街游(you)行,抗议八国通牒,要当时北洋临时政府予以强硬拒绝!学生队伍由李大钊率领,一时群情激昂要闯入□□,顿时与国民军发生冲突。而这一场冲突,导致了四十七人死亡,上百人受伤! 死者中有不少学生,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则是年轻的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学生运动的领袖—刘和珍。她惨死时,尚不满二十二岁。而她曾试图为这个国家做的,却比许多虚活数十年岁月的人都多。 惨案一出,全国悲愤,鲁迅先生连夜写下——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说到此事,副官就不由头疼。 “为了这事,老将军不知打了多少通电话,催将军赶紧北上。许先生,先生?” 他见许宁神情呆滞,不由探身问切,哪想到许宁却突然伸出手,用力抓住他的胳膊。 “死了多少?北平,死了多少学生?” “四十七人吧,但还不确定。”感受着抓着自己的力道,副官忍痛道,“先生,您怎么了?” 许宁却已经听不见他的话。他想到方筎生上京前的意气风发,想起他大声告诉自己他的义,想起他年迈的奶奶,想起他的花布包裹。 如果,如果方筎生也是那四十七人之一,此时他是不是正倒在地上,为残酷的现实徒劳流干了一腔热血? 许宁觉得浑身发冷。 仿若又回到了十年前,他急匆匆地赶回去,却只看到被屠戮的村庄,焦枯的灰烬,遍地的尸野,被砸开的柴房——以及那一地泼墨的红。 作者有话要说: 这里揭露了一点当年的情况——许宁以为哑儿死了。 --------------------------7.8晚更新--------------------- 中午放上了的新封面,却涉及了他人肖像权和版权争议,是我思虑不周。 如果对大家造成不便,或让粉丝有不好的感官。我在此深深致歉。 知易行难,以后也请大家监督,不能再犯。 PS:明天依旧十一点多更新~! ☆、姓 许宁被家里喊回去的时候,没料到会耽搁这么久。他其实并不想回老宅。如果可以,最好永生都不用再踏入。 许家是前清传下来的老门第,许宁爷爷娶了一房正妻,两房姨太。许宁的奶奶就是这位二姨太,他在许家排行第五,前面还有三位哥哥,两位姐姐。再加上旁系的其他亲缘零零总总,许家不可谓不是一个大家族。 然而到了许宁这一辈,世道却变了。 首先,是大清亡了。 许家仗着前朝享受的好处,一夕之间就土崩瓦解。庆幸的是,新政府并不打算卸磨杀驴,也知道不能简单清算这些旧势力。所以许家虽然没了前朝封荫庇护,但也算攀上了新枝。这就和衙门里的县太爷脱下乌纱帽剪了西洋头,照旧坐在官椅上一个道理。权势还是把持在这些人手里,换汤不换药。 再一个,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