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87 (第2/2页)
还要便宜些——更不用提昂贵的缣帛了。” 冯劫拿在手上,翻来覆去看着,他是丞相,胸怀天下,自然知晓其中利害,道:“此物若能推广,载以郎中令赵高的隶书,传阅天下,使黔首都能稍加学习,不出二十载,六国文字便可尽灭。” 文字一旦断绝,文化也就失去了载体,六国后裔也就失去了号召力。 胡亥眯眼一笑,慢悠悠道:“此物虽轻,却比刀剑更霸道。” 冯劫捧着这轻飘飘的纸,却像是捧着千钧山岳。 “对了,你叫人准备些竹子。” “竹子?” “正是。墨侯还要改进此物,试了许多材料,前日上奏,说是将竹子置于水塘中浸泡后,再加上树皮麻头等物,煮烂成浆,以重石压出水分,烘干为纸,成品比此刻你拿着的那种更白净光洁。朕了解墨侯,她若不是成竹在胸,不会跑来邀功。如今她说需要大批量的竹子——这事儿朕就交给你去安排人办妥喽。她若是需要人手工具,你也都给她准备齐了!” “喏!”冯劫不敢大意,辞别陛下后,第一件事儿就是去调集竹木,亲自送往墨侯处。 贤良武士入职过后,韩信便来向胡亥辞行。 至此,胡亥已经将韩信留在身边将近四个月,再不放人走,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俩人吃了一场送别酒,醉醺醺中勾肩搭背说了许多醒来时都“忘记”了的掏心窝子的话。 “臣再不回去,收税一事,谁来主持大局?”韩信笑道:“咸阳比之臣的封地,可是繁华多了,臣也想长留此地。” 胡亥直送他出了宫门,紧紧握着他的手,道:“路上常写信报平安,回去了也常写信给朕说说话。年末咱们就又见了!” 按照规定,诸侯王每年都要入咸阳觐见一次的。 韩信一一应了,又道:“臣劝陛下一句,其实您正是春秋鼎盛之时,很不必每日宵衣旰食。在臣看来,您的行动已经很快了——然而从旁看着,却总觉得您好似害怕赶不上什么事儿似的。” 胡亥叹道:“你只看到朕的行动很快,可是这整个官僚体系,乃至天下的枝蔓,都拖着朕,是很慢的。” 韩信忽然为皇帝感到一阵心酸,盯着皇帝不知该如何劝慰,最终只用力拍了拍皇帝肩头,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胡亥咬牙道:“朕真恨不能大刀阔斧改上几处!” 韩信笑道:“砍人么?臣擅长。只要陛下一声令下!” 胡亥无奈一笑。 君臣二人就在咸阳初夏的浓阴里,于笑声中彼此道别了。 韩信方走,太子宫中喜事频传。 同时有孕的三位宫人,于同一日次第诞育了三位皇孙。 其中二丫最早生育,她的儿子占了“长”字,是为皇长孙。 太子宫中,二丫濡湿着长发被褥,得知生下的乃是男孩,已是心中一喜,待听赵婆子说自己的孩子是第一个出来的,更是一阵狂喜,连生育之苦仿佛都不觉得了。 外面太子泩欣喜的声音传来,“好好好!这是孤的长子!赏!”又道:“速报予各处!” 二丫想翻个白眼,却发现连翻白眼的力气都没有了,浑身松软,只想沉沉睡去。 赵婆子道:“可不能睡!得换了床褥被子……”她自取了符水,一面念念有词,一面往二丫脸上、身上洒着。 二丫闭目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