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91 (第2/2页)
不管是真是假,既然大家都同意了,那修路的事情就定下了。 中央政府和各地省政府出钱,乡绅巨贾也可以集资,工程向“全世界”招标,修路工人在当地雇佣。这下子,不只是那些洋人看到了金条和大洋在眼前跳舞,华夏的百姓也看到了吃饱肚子的希望。 “男人每天四个馒头一碗粥,女人三个馒头一碗粥,馒头要足个,粥要插筷不倒。” 这是硬性标准,联合政府会派人到各省进行监督,人选基本出自司马君掌管的监察院。各省各市之间也会互相监督,一旦发现有人中饱私囊,绝不会有好下场。 全部吃枪子抄家,家产充公,举报属实者能得不少奖赏。 这样一来,虽然还是会有克扣贪污的现象,却没人敢做得太过分了。 水至清则无鱼,这类事是没办法彻底根除的,连李谨言都明白这个道理。 这股乱匪出现的很不是时候。若是一年前,他们还会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是现在,在各省陆续开展筑路工程之后,他们的生存陷入了困境,一些人也开始溜号,进入甘肃时还有两千多人,到如今只剩下八百人不到了。 乱匪的首领姓白,不是历史上的白朗,却是他的本家。 历史虽然变了,某些必然会出现的人和事还是会以另外一种形式留下轨迹。 白朗起义虽然因为各种原因被蝴蝶掉了,白正叛-乱却取而代之。不同的是,白朗起义是农民活不下去揭竿而起,白正叛-乱背后却隐隐带有外国势力的影子。 当李谨言看到报纸上关于这伙乱匪的报道时,几省联军已经将他们包围在河南鲁山一带,根据当地人的报信,确定了他们躲藏的位置,一顿炮轰,大部分人都被炸死,活下来的也没能跑出包围圈,除了跪地投降的全部被打死,白正也被活捉。 经过审讯才得知,他们多是巨啸山林的土匪,还有满清遗留的绿营兵,被一伙日本特务鼓动才敢起兵,手中的枪械和召集队伍的钱粮也多由日本人提供。当按照白正的证词,揪出跟在队伍里的一个日本特务时,却发现他竟然在为俄国人做事! 据他说,还有几个表面是日本人间谍,私底下却在英国做事的特务,不过他们要么早就逃跑,要么就在之前的战斗中被打死了。 日本,俄国,英国。 只是一股匪徒,就牵扯到这么多外国势力。 楼大总统也挠头,这是看不得他们好啊,这才多长时间,就闹出这样的幺蛾子! 李谨言从萧有德嘴里得知了整件事的经过,也忍不住咬牙,八成这些洋人是觉得华夏开始渐渐脱离他们的掌控,着急了,才出了这么个昏招。 他们倒是想得不错,全都嫁祸给日本人,让华夏和日本人对掐,他们躲在后边看热闹。若是能引起华夏内乱,那就更好了。 李谨言一握拳头,全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142、第一百四十二章 白正匪患已除,几省督帅却不想让在背后捣鬼的人那么舒坦,到别人家里挑事,还想全身而退?想得美! 不过袁宝珊和宋琦宁等人都不是没脑子的,三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