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5 (第1/2页)
眉目,经过哑叔提示,那些记者里当真摸出了一条颇有些来头的鱼。 “在旅馆前被当场打死的人叫林健一,父亲是华夏人,母亲是日本人。” 萧有德将一份整理过的口供送到楼少帅的面前,“据查明,他的确是日本间谍,不过不是日本潜伏在华夏的间谍,而是被安插在英国人身边的钉子。” 日本人插在英国人身边的钉子? “这个?” “供出他身份是同一家报社的记者,而且,”萧有德顿了顿,“他是南六省宋家的人。” 宋家? “不过据他说,他来关北也只是为了盯着这个林健一,并不知道这个姓林的会胆大包天刺杀少帅。” 楼逍没有说话,看着桌上的口供,陷入了沉思。 南六省 宋武接到手下的报告立刻去见了宋舟,宋家父子都没料到,他们手下的情报人员会牵扯进楼逍遇刺的这件事里。要是处理不好,一旦被有心人利用,事情绝对不可能善了,最坏的结果就是华夏再启战端。 父子俩商议许久,宋武决定亲自前往北六省一趟。 在宋武即将走出房间时,宋舟突然开口道:“阿武,你实话告诉我,事先真的不知情?” “是的,父亲。”宋武没有一丝迟疑,转过身看向宋舟,目光没有任何闪避。 过了一会,宋舟点头,“你去吧。” “是,父亲。” 房门关上,宋舟靠向椅背,缓缓舒了口气。 就在宋武启程的同时,德国公使辛慈也再次出发前往北六省,他意识到,此次刺杀事件对德意志帝国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若是能就此将华夏拉上德国的战车,德意志帝国在这场战争中握有的筹码将大大增加。 “无论策划这起事件的人是谁,”辛慈坐在车厢里,看着车窗外掠过的风景,“德意志帝国,都将十分感谢他。” 166、第一百六十六章 民国六年,公历1915年3月9日,德国公使辛慈乘车秘密抵达关北,隔日便前往大帅府拜会楼逍。两人在书房里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密谈,除了楼逍与辛慈本人,凡是在场的人,包括德国驻北六省领事,都对谈话内容三缄其口。 密谈结束后,辛慈立刻动身返回京城,回京当日即给国内发出一封电报,电报称他同楼逍进行了一次十分愉快的会面,这个华夏最强大的军阀对德意志帝国十分友善。 “他曾在德国五年,接受过普鲁士军事教育,比起英法,他更加倾向帝国……遗憾的是,他无法代表华夏同德国结盟,但在其他方面,他愿意为帝国提供一定的支持……当然,作为回馈,德意志也需要有所表示。” 这封电报发回德国之后,引起了德皇威廉二世的重视。 欧洲的战况不容乐观,同盟国与协约国都没有预料到,原本计划几个星期的运动战,竟然会演变成一场艰难持久的阵地战。 双方全都准备不足,尤其是在堑壕战初期,挖掘战壕的士兵,因为手头没有工具,竟然要到战场附近的村庄去借铁锹。相比起协约国,同盟国,尤其是德国的工兵铲,在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