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04 (第1/2页)
里也忙碌起来。以前家里的几个儿子儿媳之间也有小叽歪,也有争吵,可现在整天忙,她们也不吵了。 日子也有了新的奔头。 杜父又咪了一口酒,日子越来越好过。 “好,我一早就去。”杜父拎的清,也不在乎自己是不是听闺女的还是儿子的,只要对家里好,他愿意被使唤。 “爹,去的话,从家里切条肉去。”家里每天早上都有新鲜猪肉送来。 “嗯。” 晚饭过后,许媛媛带着侄子侄女去隔壁的新家走走。 家里的孩子现在明显比以前更懂礼一些,也斯文一些。 与村里的孩子也有了一点点区别。 新家已经弄的差不多。 ………… 陶府 今儿陶府宾朋满座,原本不准备大办,可因为陶二太老爷,因为公务回到老家需要与这边的官员一起商讨,临时在府中停留几日。 可到了今日,不少官员与乡绅只要能攀上关系的,纷纷主动前来。 府里的管事,厨房还有下人们全忙活起来。大太太刘氏也烦躁的做着安排,临时来客人,还不是一位两位,你说她烦不烦。 她是烦的不行,临时采买,好多杂事需要马上处理。 刘氏一直忙碌着,前院后院人声鼎沸,人来人往,她快忙疯了。 都不知道到了什么时辰,直到齐嬷嬷前来通知她,“太太,到时辰了,该去给老太太送寿礼。” 刘氏上下打量自己的衣着,问齐嬷嬷,“嬷嬷,我的头发乱了没有?” “太太,没有乱,都挺好。那幅观音图,我抱着。” “嗯,我简单收拾就走,大爷与孩子们去了前厅没有?” “去了,都去了,您放心吧。” 献寿礼的时候,在前面不轻易开的大厅举行。一边是男宾,一边是女宾,两边都有薄纱隔开,陶家子孙献寿礼才站在中间,此时不分男女,只分一家家的上。 刘氏整理整理发髻衣裳,补了个妆容,才与齐嬷嬷走去前厅。 前厅,差不多已经就绪。只差刘氏未到。 一直等到刘氏也到了,陶老爷夫妻端坐上首,儿孙们站在门外,身后还有下人抱着大大小小的盒子。 刘氏一到,陶家老大忙说,“总算来了,再晚就要迟到。”他体谅妻子,知道今儿多来了多少客人。作为主持中馈的长媳,想想会有多忙,会有多少事要处理,随时都有一些突然冒出来突发事故。 没有怪罪,只有焦急。 “事多,能赶来就不错了。”刘氏走过来,这是她毕生走的最快的一次。 刚补的妆容已经有些花了,整个人都在气喘吁吁。 大厅内已经响起声音,从孩子们开始献寿礼。孩子们的礼物多半没有花银钱的,有的孩子被牵着,有的被抱着,不多一大家也就四个孩子,陶二太爷自己也就四十过一点点。 正是当年,还有儿女还年少没有成亲。 孙子辈就更小了。 最后才是作为长子长媳的刘氏夫妻献寿礼,古代版的压轴。 前面的是孙辈,子辈年龄小的孩子。不是整寿,礼物虽然不错,但都不是什么稀罕物事儿。 成了亲的自成一家,没有成亲的,有庶子庶女是同母的是一家。没有同母姊妹的,就单个个体。 寿礼五花八门,有庶女自己绣的抹额,有庶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