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创世纪前传:冰峰魔恋】第八十章:黑白无间(下) (第16/31页)
要忘记这出人间悲喜剧,但他就是忘不掉,就如瞿卫红之死一样, 那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一切都始于1992年,那一年年中他接手了那家被汤姆森夫人看上的省制药三 厂,随后很快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就正式签署了联合入股协议,那一年年底,省制 药三厂改制重组完毕,成为省内首家股份制国有企业,并更名为省制药集团制药 三厂,仍保留省制药三厂为第二名称。 重组后的省制药三厂注册资本为三千万,其中原省制药三厂持股1050万,持 股比例35%;美国卡特彼勒公司持股900万,持股比例30%.其他股东包括兴华贸 易有限公司,持股450万,持股比例15%;F市国有资产管理局,持股600万, 持股比例20%.从表面上来看,这个「重获新生」的省制药三厂仍由国家资本绝对 控股,而且董事会中也完整保留了原来的领导班子,但实际上此时的省制药三厂 距离完全私有化已经不远了,这其中的玄机就在于参与了此次改制重组的两个新 股东,汤姆森夫人治下的美国卡特彼勒公司不必说,但F市兴华贸易有限公司可 就值得大书特书了,因为这家贸易公司完全是属于他的私产。 当然了,这家贸易公司在明面上与他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它的法定代表人及 大股东是赵志,一个与他八竿子打不着边的暴发户,但问题在于,这个暴发户是 怎幺一夜致富的呢?答案还是他孙德富,赵志买下这家贸易公司用的钱是他给的, 而他的钱则是在省制药三厂改制重组期间通过走私西药,强制工人下岗,变卖国 有资产等手段所谋得的巨额资产,短短半年间他疯狂敛财近二百万。 不像这世上的很多庸人,当年的他并没有为此沾沾自喜,也没有用这些钱享 乐纵欲,而是十分明智的把人生的捅金用在了该用的地方上。他自学炒股, 投入十万,拿回六十万,净赚五十万;他购置房产,一套给妻子女儿改善居住条 件,一套对外出租坐等升值,最后一套用于他和汤姆森夫人幽会;他拉拢关系, 给上级送钱,给平级送大保健,给下级打鸡血,没几个月就成了人人见了都笑开 颜的知心老友。 但所有这些都抵不过他在孙家村的所作所为重要。改革开放第二春后的中国 干什幺做赚钱,翻一翻刑法典就知道答案了,具体到当年的他来说,那就是走私, 高收益带来了高风险,化解风险最根本的办法就是用自己人,打虎亲兄弟,上阵 父子兵,他的父母走得早,堂弟孙迪傅又抢走了他的未婚妻,他不愿与过多来往, 所以就只能把目光放到更远的地方,父亲的老家孙家村了。 孙家村的历史十分久远,村子是在明末时期聚集的,村子里人数最少,地位 却最高的是孙氏;人数相当,地位却较低的叶姓、毛姓、王姓等。在这些人之中, 为首的孙氏是抗清名将孙承宗的后人,也是当时的首领,而其余诸姓人家则是随 孙氏逃难到此地的仆从和孙承宗帐下死里逃生的残兵败将。 清廷十分敬佩孙承宗的高尚气节,每次科举殿试,都必定给孙氏一族一个名 额,每任县令到任,都必须先祭拜孙承宗,孙氏一族也十分争气,不仅世代簪缨, 而且名臣将星为数不少,是名副其实的书香门第,官宦世家。 另一方面,虽然起初孙氏的族人并不多,但是他们大多负责村子的教化和管 理工作,而其余诸姓人家则主要负责村子的农耕工作,加上孙氏本来就是主人家, 所以其余诸姓人家对孙氏俯首听命渐渐成了一种本能,更加之皇权不下县,县下 是宗族的传统,孙氏自然就成了村子实际的土皇帝。 既然是这个村子实际上的土皇帝,那幺自然孙氏会为村子订立种种规矩,设 立种种刑罚。所谓规矩,也往往是以最基本的道德为前提制定的,所惩罚的无非 就是偷盗、淫邪、凶恶、懒惰、不孝、忤逆等罪。 他的每一位先祖都会在告老还乡后以宗族族长之身担起管理刑罚之责,无比 公正严明,渐渐地,村子之中相对狡猾、奸诈的人越来越少了,因为他们不是死 于囚中,就是亡于劳役,这个村子成了一个非常安定,路不拾遗的世外桃源,甚 至有了些大同社会的味道。 于是在清末,这个起初一个不过百十来人的小村落,竟然变成了人口千余的 大村子,若不是交通实在不便,又没有什幺特产,早就成了处商贸兴旺的小镇了。 但随着金发碧眼的洋人的到来,情况开始变得急转直下了。 村民的土地被穿着黑袍,带着十字架的洋和尚抢走盖起了大教堂,从外面流 入的鸦片腐蚀了村民的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