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8 (第1/2页)
八仙就过来做穴,做好之后再把太岁的画像烧掉。 还有祭祀墓穴,这在旧时是人们非常看重的。这时候往往会把一只公鸡杀死,用它的血来祭奠。公鸡不会马上就死去,而是在墓穴里反复扑腾,按照旧时的说法,公鸡死在墓穴里的哪个部位,哪个部位的子孙就会兴旺发达。 公鸡扑腾下来的鸡毛叫做“凤凰毛“,必须要拣掉。下葬之前还要由死者的儿子把用五谷杂粮编成的五谷囤放在墓穴里。囤口上面盖着一张小烙饼。在墓穴里还要放一个陶瓷罐,罐子上面放一盏豆油灯,叫做长明灯。 有的地方还在墓室上嵌一面铜镜,象征太阳。在古代的时候,有钱的人家要远离坟墓,射三支箭,然后马上后退。这样不敢靠近灵柩是因为担心压不住鬼邪,自己会遭殃。在灵柩放进墓穴的时候都必须放炮,说是为死者饯行去阴间。 而且按照旧时的规矩,下葬的时间也是要讲究的,必须是太阳落山灵柩也落土。落土的时候“八仙“(有的地方是四人抬棺,前面有提。)拽着棕绳徐徐放下,四平八稳之后,亲属们必须抓起泥土扔到灵柩上,这叫做“添土“。 灵柩下去之后,先要盖一层薄土,再把墓穴里扫出来的土撒在上面,之后要放上一只碗,叫做“衣饭碗“。这样做是为了以后迁坟的时候动作轻些,免得惊动亡灵,招来不幸。 民间的习俗认为,人死后的灵魂随时可能从坟墓里跑出来,跟着活人回家。所以下葬的人必须绕墓转三圈,在回家的路上也严禁回头探视。否则看见死者的灵魂在阴间的踪迹,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节哀的措施。不然的话死者的亲人不停地回头观望,总也不舍得离开,是很难劝说的。 埋葬之后人们必须要洗手,有的还要用酒来洗。这样是表示今后再也不死人,用来驱除晦气。接着丧家要谢吹鼓手和客人。之后还要举行辞灵仪式,祭拜死者的灵位。在有的地方辞灵之后,只要是亲属就要在一起吃饭,这叫做“抢遗饭“。在江浙一带有喝“长寿汤“,吃“长寿豆“的习俗。就是说,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去世之后,在出丧的那天丧家要准备一大桶肉骨头汤,就是“长寿汤“,一大盆煮得烂烂的黄灿灿的大豆,就是“长寿豆“。送丧的人回来都要喝一小碗长寿汤,随意吃一些长寿豆,意思就是“添福添寿“。有的地方还把又香又糯的长寿豆分给邻里左右的小孩吃,说法是,吃了长寿豆,日后长又寿。 当然,这些东西说起来复杂,可是真正办起来的时候很多细节都是省去的,比如买水。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东西都被省掉了。 在姚大家办完事之后,之前还对冷七有些质疑的街坊四邻再也没有意见,整个丧事冷七办的一丝不苟,即使是其中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人挑不出什么毛病来。有的甚至当场吩咐子女,自己死后也要请这位来办。 这县城里又多了一个出名的冷先生。冷七棺材铺的名头终于第一次真正的被人所知。 对于一直埋怨没生意的三爷来说,这无非是一件好事。 外面的雪终于有了一丝融化的迹象,天气自然更冷了。冷七回到自家铺子的时候,马子手里正捧着一个皮焦里嫩的烤红薯蹲在门口啃得正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