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29 (第1/2页)
过一次预言,而且还成功了。 可其他地方是第一次,大家只能算是半信半疑。 现在闹事的红卫兵们全被弄到下面来了,省城应该恢复原样。 正国想接丽珍过去,应该也是情理之中的。 孙大琴却受不了,正国是她最喜欢的儿子,他在省城上班,那是没办法。 于是她把一腔热情全都转移到龙凤胎上面了,天天都带着丰产去看小宝宝,时常给小孩子买吃的,做衣服之类的。 现在乍然听说,对方要去省城,她哪里受得了。 她红着眼眶,一个劲儿地哭,“娘,我舍不得俩个孩子。呜呜呜。。。” 钱淑兰拍拍她的肩膀,“你也要为正国考虑啊。自打孩子出生,孩子已经十个月了,他也就见过三回。” 过年一回,期间又请假回来过两回。 钱淑兰叹息一声,“如果孩子一直待在乡下,时间长了,孩子该不认爹了。” 孙大琴抹着眼睛的手一顿,被钱淑兰劝服了。可她还是伤心。 钱淑兰只好带着她回到村里。 徐丽珍正在家里收拾行礼,看到两人进来,忙起身招呼。 两个孩子正在睡觉,等钱淑兰和孙大琴看过孩子之后,徐丽珍就招呼他们到外面坐。 钱淑兰笑着道,“你到了省城有住的地方吗?” 徐丽珍笑着点头,“正国已经在省城买了房子。” 孙大琴立刻急了,“这孩子咋连买房都不跟我说呀。他手里钱够不够啊,不够我这有呢。” 徐丽珍忙摆手,“够的够的,这些年咱们攒了不少钱。娘,你不用担心。” 孙大琴垂头丧气,看着徐丽珍摆放在桌子上的藤筐,里面全是俩孩子的衣服,其中还有几件是她买的。她的眼眶又红了。 徐丽珍还是非常感激婆婆的,她住院的时候,做月子的时候,全是婆婆照顾她的。孩子晚上尿了哭了全是婆婆照顾。 徐丽珍搂着她的肩膀安抚道,“娘,以后等你们不忙的时候,就过去看我们。就在省城,不远的。” 孙大琴眼睛一亮,可随即又低下了头,“我还要带丰产呢,哪有时间去。” 钱淑兰眉毛一挑,“下半年丰产不就四岁了嘛,这个年纪可以送到育红班了呀。” 虽然乡下没有育红班,可县城有的呀,当初她刚穿过来的时候小蝶就是上育红班的。 孙大琴一拍大腿,惊喜道,“我咋没想到呢。等正康回家,我就跟他说。给他们带孩子吃力不讨好,要不是心疼丰产,我早就不想带了。” 钱淑兰叹息一声。虽然孙大琴也疼丰产,可她还是最疼正国的孩子,甚至连正国的女儿都比丰产要金贵一些。 过了两天,钱淑兰让正军赶着马车把徐丽珍和她弟弟以及双胞胎送到省城。 作者有话要说:这里解释一下,知青是分为三个阶段的: 第一阶段是(1969年之前):自愿下乡,这些人有的成为了劳模,有的受不了苦托家里关系回去了,没有关系的就留下来了。 第二阶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