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18 (第1/2页)
断了他漫无目的的思绪,举起了手边放着的手机:“你觉得,这个东西从诞生到兴盛,花了多长的时间?” 这是个智能手机。 辛弃疾早就体验过这东西不亚于平板的一万种用途,甚至早就习惯了它存在于自己的生活里——当然这个东西对于宋国人而言,仍旧是神秘莫测而令人心生畏惧的神器。 “几百年?”他不确定道:“这个东西的构造太精密了,我拆开看过……” 可是里面的机关,还有那个能变化出各种画面的屏幕,他全都看不懂。 这种东西的诞生,不是如锅里的一只馒头能被一口气蒸出来的。 每一个部件,都是现代工业的产物,越是纤薄便利,越藏了无尽的妙处。 “答错了,”柳恣笑了起来:“作为通讯工具,它的进化花了几十年。” “而从通讯工具,转变成多功能终端,它的进化只花了不到十年。” 辛弃疾的眸子猛地睁大,他握紧了那冰冷的手机,下意识地左右打量:“不到十年——不到十年就变化成这样了吗?!” “科技的发展不是垒长城,不是要一块砖一块砖的搭过去,直到最后一块砖搭好才能算大功告成。”柳恣慢慢道:“相反,更像是在拆障碍。” 人们成立各种各样的研究组,不断地排除错误的选择和研究模式,就如同一群人围在积木旁边,等着把最核心的那一块拆出来,让整个障碍都为止崩塌溃倒。 “前面拆的那些错误选项,都当然有借鉴意义。”他意味深长道:“但只要有人有意或者无意的撬开了那最核心的一块,所有的障碍都会被迎面瓦解。 辛弃疾看到过青玉房间里的乐高积木,但还是没太听懂他在说什么。 “可以说的更清晰一些吗。” 看来他根本不担心睡不醒上课迟到啊。 柳恣心想自己又多了一个睡懒觉的理由,用面目识别打开了手机,给他看手机右上角的信号提示。 “5G信号、4G信号,看得到这个标记吗?” 手机的飞跃式发展,在于有人搞定了数据的传输模式。 1983年到1991年,信号的传输从1G的模拟蜂窝网络发展到了2G的数字网络。 1991年到2001年,又从2G发展到了IP数据网络,分组交换取代了电路交换,是移动通讯技术的里程碑。 2001年到2009年,全IP数据的4G网络时代来临,电路交换完全消失,通讯成本也大幅度下降。 就好像把积木最核心的承重部分不断地拆除,最后所有的桎梏都跟着崩解。 “我说这个,不是为了告诉你手机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柳恣认真道:“这样的事情,也可以代入到物理甚至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史里面。” 当某个关节被打通的时候,事情就会由量变到质变。 有关物理里热力学和量子力学的定义实在是太复杂,别说给辛弃疾解释,就是他自己也有时候会被绕的一头雾水,可某些客观规律就是如此。 人们可能为了时间、空间之类的定义和衍生学说能争执或钻研上千年,但真正能起到关键作用的,可能只需要几十年,甚至更短。 “你是说,量子传送的技术,也是这样的一个……积木?”辛弃疾突然问道:“那这样子的话,会不会早就有人抽走了积木的核心,只是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