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18 (第1/2页)
一向以来,直至强秦兴起前,诸国之中,楚国以地处南方,附近又无劲敌,所以无论军事上和经济上,都有者别国所欠缺的安全和稳定。 加上南方土地肥沃,洞庭湖外是无穷尽的沃野,只等着楚人去开发,故富足无忧。 在最盛之时,楚人属地南卷沅、湘;北绕颖、泗;西包巴、蜀;东裹郯、淮。颖、汝以为洫,江、汉以为池;坦之以郑林,绵之以方城。 几乎统一了南方,战国开始时,乃首屈一指的大国。 除了吞并了众多的小国外,还大量开拓了东夷、南蛮和西南夷的疆土,把她们均置于楚邦文化的影响下。 不过正如纪嫣然的分析,要管治这么多的民族和如斯广阔的疆土,必须一个强大有为的政府。 可惜楚人自悼王、宣王之后,再无有为君主,怀王更困死于秦。中央既失去了制衡的力量,地方势力是乘时兴起。 孝烈王策动滇国的兵变,正是对地方势力的一个反扑。不过事实并无任何改变,只不过由庄姓之王改为李姓之王吧了。 现在孝烈驾崩,纷乱又再出现了。 项少龙等阴差阳错,被迫赶上了这个“盛会”。 骤听楚国似是乱成一团,但事实却非如此,秦人由于国内连丧两王,小盘又年幼,军方和吕不韦的斗争成了拉锯战,更须集中全力去防卫东三郡,楚国遂得偏安南方之局。 一直以来,由于经济的蓬勃,楚人的生活充满了优游闲适的味儿,和北人的严肃紧张,成为强烈的对比。 对此纪嫣然便说得很传神。 当离开了秦岭,再翻了两天起伏不平的山路后,终抵达了汉中平原。 丹泉和乌光两人在庄夫人一名家将带路下去会滕翼后,众人朝寿春进发。 纪嫣然与项少龙并骑而行,谈起楚国文化时道:“楚人虽是我的亡国仇人,但我对楚人的文化却一向倾慕,像他们的始租,并非胼手胝足的农神,而是飞扬缥缈的火神;河神更是位妙目流盼的美女。其他的神祗,或是彩衣姣服的巫女,又或桂酒椒浆的芳烈。楚辞更是音节委婉,词藻缤纷,充满哀艳缠绵的情绪。” 项少龙有少许妒忌地道:“不过我在李园身上却完全看不到这些听着满美丽的东西。” 纪嫣然“噗哧”娇笑,横他一眼后,再忍俊不住道:“他又不是追求你,那有时间大抛文采。” 吁出一口仙气,得意洋洋地道:“真好!很少听到夫君大人以这么酸溜溜的口气说话。” 这时庄夫人使人来唤,要他们堕往后方,好趁旅途无事时,教他们学习滇地的乡音。 项少龙等只好苦着脸去学习了。 当时战国最流行的是周语,各国王族和有点身分的人都以此作为交流的言语。 因地域的不同,周语自然夹杂了各地的方言和用语。 所以只听口音,便可知大概是那个地方的人。 差异最少的是赵、魏、韩三国,这是由于她们都是从晋国分裂出来。 秦人则因本身文化浅薄,又与三晋为邻,所以口音用语非常接近三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