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34 (第2/2页)
为自己人,心里或多或少地希望她能成功。(本来人家选手是想穿件好衣服的,工作人员无耻地让其换掉,说是更贴近大众)。 杨huā深呼吸一下后,似乎状态好了点,直接抱着吉他弹起来。 “等等,”李豹举手道,“这位选手,麻烦你先说一下你将要唱的是什么歌。” “哦,对不起,我忘了。”杨huā脸红到了耳根子。 “呵呵呵”电视机前的王雪红忍不住发笑,心想这电视台的人怎么这么坏,这种镜头也要播出来。 不过嘛,真实、朴素、贴心,这是大多数草根观众对这一期节目的印象,甚至有许多人想,像杨huā这样的人都能上电视,我为什么不能? 晚上,王雪红打开g头灯,从枕头下mo出一张纸来,踌躇再三,终于拿起笔填上自己的名字。 ……………………………… 李双泽泡了两包王氏方便面,看了一下包装纸上的歌唱比赛广告,对一边的李干朗道:“怎么最近到处都是这个歌唱大赛的广告?” 李干朗笑着说:“人家大手笔,怎么你也想去参加?” “跟一群小屁孩比赛,有什么意思?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做我的画展。”李双泽道。 “对了,你那个个人画展的事情搞定没有?”李干朗问。 李双泽道:“谈好了,13号在台北美新处。” 李干朗叹息道:“唉,老兄你可好,年纪轻轻就能办自己的个人画展。” 李双泽,台湾现代文化界传奇人物,画家、作家、歌手、作曲家,音乐代表作(这首歌在台湾的政治界有着极其重要的象征意义),1977年因救人溺死,死后其影响极大的歌曲作品、被当局封杀。 李双泽看看泡面快好了,便过去端起饭盒,顺手打开电视。 huā莲赛区初选现场,评委是“盈泪歌后”姚苏蓉(60年代红极一时),作曲家孙仪和一位叫做张哲的二流歌手。 “有请五号选手。”张哲对着话筒说道。 灯光照着在舞台上,一个二十来岁的男青年拄着双拐上台,其中一截kutui空空dàngdàng,从膝盖以下便没了。 断tui的青年朝评委鞠了一躬,不卑不亢地说:“三位评委老师好,我叫丁兆宗,今年24岁,现在在玩具厂上班,爱好是喜欢唱歌。” “能告诉我你的tui是怎么回事吗?”姚苏蓉带着怜悯的眼神问,只那表情,正守在电视机前的王梓钧还以为见到了达人秀里的伊能静大姐。 丁兆宗语气非常洒脱地说:“三年前我下班回家,看到一辆汽车要撞到小孩子,我就过去把小朋友推开了。” 姚苏蓉问:“于是你因为救人失去了一条tui吗?” “是的。”丁兆宗点头说。 姚苏蓉问:“你为此后悔过吗?” 丁兆宗摇头道:“我不后悔,一条tui换一条命,值了。” 作曲家孙仪突然道:“我想我们应该站起来,为丁先生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