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63 (第1/2页)
了好。 但王梓钧不管这些,他发唱片完全是照着自己的喜好来。郑振坤对此非常不满,王梓钧坚持如故,搞得郑振坤半点办法没有。 当其他歌手得知这个消息后,看王梓钧的眼神就跟看怪物一样,这还真不拿发唱片当回事啊。不过再看这些歌的词曲作者,便一个个都不再发言了,更没有资格嘲笑。你妹的,各种风格,各种语言,作者居然全都是王梓钧一个人。 当然,还是有不少人抱着看笑话的心态,比如说海山公司的竞争者们,个个都想看到王梓钧这个海山镇山之宝的新唱片歉收。 1975年7月1日,王梓钧宣传多时的新碟在香港、台湾、澳门同步发售。 香港某大型音像店。 老板播放着唱片里的新歌,专门雇了个人在门口喊:“新碟,新碟,王梓钧的新唱片已到货” 不到半个小时,音像店里已经挤满了人。 “别挤,别挤,货源充足,都有得买”老板满头大汗。 “五张,我要五张” “喂,前面的,你买五张听得过来吗?”。 “我帮我朋友买的不行啊” “买你老母,你买那么多,买光了后面的人哪里买去” 老板笑得合不拢嘴,每年王梓钧发唱片的时候,就是他大赚一笔的日子。 老板正数着钱,一个伙计突然喊道:“老板,唱片卖完了。” “卖完了?这么快”老板一愣,这一天不到,他进的五百张唱片居然就光了,比去年还离谱。去年他进五百张,可是足足卖了一个星期啊。 好在顾客已经没剩几个,老板大声喊道:“大家不要急,我马上打电话' ,让人送货过来” 台湾那边情况同样火爆。 不知道是海山公司宣传到位,还是王梓钧的粉丝增多,抑或是港台两地的经济发展迅速,人们腰包里的钱多了。反正不管是什么原因,今天王梓钧的唱片居然比去年卖得更快,等销售量统计出来,新唱片在港澳台三地的首日总销量居然超过了五万张。 ………………………………………… 海山公司发行部。 “部长,看样子不够啊” “让工厂再灌五万张不,八万张” ………………………… 歌林唱片公司的会议室。 “的三地首日销量已经反馈回来,这一张唱片一天的销量,已经快要赶上于我们公司最红的三个歌手新唱片的综合了各位有什么好说的?” 下面的人默不作声。 人家红,你怎么比啊 “谁跟我说的,说王梓钧的新唱片内容太乱,销量肯定下滑,现在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他的唱片比去年的还卖得好。策划部赵昌,你来说。” 一个眼镜男举手示意了一下,说道:“关于销量的问题就不说,以王梓钧的名气,就算是块废塑料都有人买。至于为什么会卖得这么快,这么离谱,我去调查了一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首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