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第三百一十一章 脑子被驴踢,越踢越聪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一章 脑子被驴踢,越踢越聪明! (第3/4页)

把高端轴承钢中的含氧量,控制在5pp百万分比浓度)左右。」

    「这就让钢材的硬度和韧性大大提升。」

    他继续道,「针对轴承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去除杂质以及控制含氧量。」

    「一般来说含氧量越低,杂质越少,钢材就越好。」

    「还有一点,现在我们所制造的轴承钢,添加了一些稀土元素,也会提升轴承钢的质量。」

    「这方面就需要仔细研究了,我们和科学院有合作,参与了高端轴承制造的专项研究,也制造出了高端的稀土钢。」

    王浩耐心的听着,他倒是知道科学院的高端轴承专项研究,但针对的是地铁线路,应用场景不一样,轴承钢材的需求也不同。

    从丁宗权的讲解中,王浩倒是知道了轴承钢研究的关键,一个就是降低含氧量,一个就是添加纯净稀土元素。

    在王基铭和丁宗权带领下,王浩参观了武钢研究院,重点看了一下和高端钢材研究有关的设备、实验流程,他还看到了一些重要的研究资料。

    之后王基铭也说起了目前武钢研究院针对轴承钢的研究。

    在轴承钢的研究方向上,武钢研究院的投入还是比较大的,他们专注于两点,一点就是提纯稀土,另一点就是希望改善制造工艺和流程,制备含氧量更低的钢材。

    前者是非常重要的。

    稀土只有足够的纯净,才能用在高端钢材制造,否则钢材的杂质就会增多,另一方面,稀土也会和氧发生发生,再继续增加杂质,甚至导致钢材很容易断裂。

    丁宗权还说起了他们在这一领域的合作研究,「西京交通大学,彭辉!」

    「他的团队正在做改善工艺流程的研究,希望能再减小钢材的含氧量。」

    「现在预期目标是,把含氧量稳定减低到4pp下。」

    「如果能达到这个目标,再配合我们已有的技术,就能够制造出更高端的轴承钢。」

    「但是……」

    丁宗权的话没说完,就不断的摇头,「我是不看好他们的研究,彭辉那个人,王院士您应该清楚,水平还是差一些。」

    王浩思考着点了点头。

    确实如此。

    彭辉的能力还是有一些的,但要说他能够完成最顶尖的研究,尤其像是这种达到甚至超越国际水平的研究……

    很难!

    现在国内最高端的技术也只能把钢材含氧量控制在5pp下,只是能做到稳定控制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5pp浓度就已经相当低了,再往前走一步都非常困难。

    现在国际最高端的技术,也只能把钢材含氧量降低到4pp还不一定能做到稳定,也就是生产出几批钢材,就会有一定比例的钢材不符合标准。

    「那我再就找彭教授问问。」王浩思考着说道,「如果彭教授的研究能成功,你们是不是就能制造出更高端的轴承钢。」

    「对,完全可以!」

    丁宗权很确定的说道,「如果能继续

    降低含氧量,加上我们现有的技术,制造出的轴承钢,肯定不差于比国际最高水平。」

    这下王浩放心了。

    什么提纯稀土之类的研究,相对来说都是次要的,因为武钢已经有了足够的技术,只是希望在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再继续提升。

    但是,他们已有的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

    依靠实验研究来降低钢材含氧量才是关键。

    这项关键的研究之所以找其他团队合作,就是因为研究相当的繁琐,也很难有什么成果可言,找其他团队合作,有成果是最好的,没有成果也没关系。

    在武钢研究院待了一天后,王浩了解到足够多的信息,就干脆返回了西海大学。

    他随后就打电话给了万益明,同时也说了一下报价问题。

    虽然也是为了反重力飞行器的研究,但毕竟是做轴承钢技术的研究,免费帮忙还是感觉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