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4章 细节 (第1/2页)
到了御书房里,皇帝早已等候在那里,并且对着陈肖之前上交的奏折,仔仔细细的在审读着,越看脸色越难看。 陈肖的奏折里,写的是种种数据,这些数据,越是细看的时候,就越让皇帝止不住的冒冷汗。 如果天下的情况,真的如陈肖所写的数据那样的话,要不了多少年,天下将会再一次陷入混乱,到时候唐国在不在了还是一个问题。 虽然未来的事情,皇帝应该是看不到了,但是作为皇帝,总不可能只是盯着当下,还是要注重未来的。 “陈肖,摊丁入亩政策,是你提出来的,你可有具体的实施细节,比如摊丁入亩之后,每一亩良田,应该收多少的赋税?” 皇帝一直在看陈肖的奏折,等到陈肖等人到来之后,也是迫不及待的询问陈肖关于摊丁入亩的细节。 摊丁入亩,是把人头税合并到农业税也之中,但是具体要收多少,皇帝可算不出来。 “皇上,要想算出应该收多少税,就要知道我们国家一共有多少地能够收税。” “皇上,我国去年在人头税以及农业税上,收上来的银子,总共约四千万两左右,换句话讲,如果实行摊丁入亩,那最低也要收四千万两的银子。” “而目前我国境内,一共约有农田一亿一千万亩,除去拥有爵位,不用纳税的土地外,以及除去那些文人的土地外,只有五千万亩土地。” “这样算下来,一亩地一年至少要收八两银子才能维持原有的国税。” “但是,微臣在乡下种过田,一亩地一年的收成,不算微臣研究出来的那种高产粮食之外,最多只有一千斤粮食左右,按照目前官方的粮价来算,一亩地一年也就十两银子而已。” “除去八两的税收,老百姓们能够拿到手里的,只有二两而已,并且可能还没有,因为这是上交国家的赋税,那些土地之中还是有部分是豪门望族租给佃户们的,还要收取田租,因此老百姓们根本没有多少剩余。” “因此,想要保持赋税,并且要让老百姓们有钱赚,那就必须要先进行文人不纳税的改革。” “微臣初步估计,如果按照微臣之前提议的,秀才拥有四年免税,并且降低原来的免税田地的数量,从原来的一百亩,降低到五十亩,然后举人拥有八年免税时间,从原来的二百亩,降低到一百亩,进士做官者拥有十五年,从原来的五百亩,降低到二百亩的话,我国至少可以重新拥有三千万至是千万亩的纳税田地。” “如果这样算的话,至少有八千万至九千万亩纳税地,这样一来,一亩地一年的赋税,最多只需要五两银子而已。” “而且皇上,这是在保持原有产出的情况下,但是如果改种微臣研究出来的高产粮食,按照一年两季,一季水稻一季麦子来算的话,一年下来,怎么说也能有六千斤产出。” “虽然粮食高产,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绝对会导致粮食降价,但是我们只要控制好粮价,那么一亩地一年,少说也能有三四十两银子的收入,这么多的收入,朝廷哪怕是收一半,也是双赢,不,是三赢的局面。” “不光是老百姓赚到更多的钱了,朝廷有更多的赋税了,就连那些租地的豪门望族,也能赚到更多的钱。”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