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命_第525章 义务教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25章 义务教育 (第1/2页)

    “我们学校只教授这些,并不足以支持他们考取功名,同时也能通过这些,发掘一些人才。”

    “一些天资不够的,三五年之后,从学校出去,也差不多成长为家里的劳动力,继续回家帮忙干活,一些有天资的,如果家里也有想法,则是可以继续送到学校里进行读书,不过后续的读书,就是需要收钱的。”

    “而且,全民教育程度提高了,咱们也可以提高得到秀才共鸣的基础条件么,因此并不会影响文人纳税制度。”

    陈肖当然知道创办学校会花掉很多钱,但是没关系,朝廷现在有钱,并且赚钱的速度很快,足以支撑创建学校的花费。

    而且,陈肖又没打算教育所有人,只要教育那些适龄的孩子就行,而且,又不是要教多长时间,三五年就成。

    前世,陈肖经历的教育制度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后来改成了十二年义务教育,但是跟这里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不管是九年,还是十二年,都是根据了社会背景的需求。

    在现代世界,你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政治美术,音乐画画,物理化学,体育计算机,你都要学,而且还要放假,因此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但是在这个世界,数学你只需要学习最简单的入门,英语又没有,历史的话,说实话,可学可不学,政治?开玩笑,寻常老百姓学什么政治?

    美术,音乐,画画?不好意思,那可是大户人家,为了体现自身的文化底蕴,才会去学习的东西,老百姓学个屁。

    物理化学?这玩意就算你想学,我也得有人教你才行啊?

    体育?呵呵,等你回去劳动的时候,你就知道什么是体育了!

    计算机,我自己都没有,我教你什么?

    因此,在这个世界,所要学习的,也就只有一门简化的语文,以及一些其他的知识了,不要说五年了,三年时间可能就够了。

    而这样的教育,显然不可能做到考中秀才,自然也不用担心出现拥有功名的人太多,导致不纳税的土地变多,导致田税增加,出现类似于汉国的那种情况的。

    “哦?只教育三五年,只教育他们读书识字,然后一些基础知识么?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教不教他们,又有何意义呢?”

    在皇帝看来,虽然陈肖说的,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小,但是收益好像也很小吧?

    只教育读书识字,以及一些基础知识,那教了跟没教,又有什么区别?

    “皇上,老臣觉得,陈尚书此举非常不错。”

    “虽然陈尚书所说的义务教育,只有三五年的时间,只会教授一些简单的知识,但是却可以在将来,做到全国识字的地步。”

    “皇上,自古以来,元国一直都被其他国家,称之为野蛮人,除了元国文风不盛,大儒数量稀少之外,就是因为元国的百姓之中,识字者数量太少。”

    “咱们唐国,若是能够做到所有人都能读书识字,那以后我们唐国,即便没有大儒,又有谁人敢说我们是野蛮人?”

    “而且,愚民愚民,百姓们之所以愚昧,其实就是因为不识字,没有学识导致的,也正是因为如此,百姓们才会极易受到他人的蛊惑,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来。”

    “就比如之前川禹之地的那些,被人煽动起来造反的百姓们,就是因为目不识丁,听了别人的蛊惑之后,就成为了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