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25章 义务教育 (第2/2页)
人手里的工具。”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而如果所有人全都识字了,有了学识,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因此,老臣恳请皇上恩准,同意陈尚书的提议!” 作为读书人,做为大儒,张儒可以义无反顾的赞同陈肖的提议,请求皇帝允许在全国各地,创建学校。 “皇上,微臣此举,其主要目的,除了让百姓们能够读书识字,增长见识之外,更主要的,是要为国家培养人才。” “皇上,在此之前,我们朝廷的人才,一直以来,大部分都是来自各大世家大族,但是他们读书的主要目的,其实都只是为了自己的家族谋取利益,真正为朝廷着想的,少之又少。” “您看看之前的那些轰动全国的案件,哪一个不是一查就牵连出一大帮子的人?就是因为,他们读书,都是互相牵制的。” “自古以来,所有的君王,都严禁臣子们结党营私,而这个所谓的结党,值得就是亲党,朋党,师党。” “因为这些官员,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官,就是因为拥有这样的关系。” “但是,如果我们朝廷在全国各地创办学校,从百姓之中选拔人才进行培养,那么那些人才的心中,将只会有我们朝廷,而不会有什么师党朋党,因为他们能够有机会做官,是因为朝廷的培养。” “皇上,如果将来我们唐国能够有机会开疆扩土,需要的人才数量,将会不计其数,如果不早做打算,日后,怕是会培养出第二个,第三个,第无数个孟安啊。” 陈肖知道,皇帝觉得创办公立学校,效果与付出不成正比,但是陈肖还有另外的理由,那就是培养人才。 陈肖的这个行为,其实跟科举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 科举制度出现以前,朝廷官员的诞生,都是从世家大族之中出现,几乎没有从老百姓手中出来的。 至于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教育资源,全都掌握在世家大族的手中,而老百姓们,平日里脸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思去读书? 而且就算读书了,有学问了,你想当官,你问过世家大族了没有?人家同意了没有? 人家不同意,你连进入皇帝眼帘的机会都没有,你怎么做官? 后来,科举制度出现了,让所有人,即便是寻常老百姓,都有机会在皇帝面前露脸了,都有机会当官了,可以算得上是很好的影响了一波世家大族们的利益。 但是,很可惜,即便是科举制度,对世家大族的影响,依旧不大,因为教育之源,还是掌握在世家大族的手里,就算是科考,也只是世家大族的人参加科考,基本没差。 子牛书院的理念,就是想让所有的老百姓,都能读书,都能享受到教育资源,所以他们的理念,是读书之后,给那些老百姓们教书。 但是很可惜,子牛书院进展了几百年,依旧没多大效果,因为他们知识有想法,却实施不起来。 子牛书院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他们招手的学生,都是需要有天赋的,而有天赋的学生,都必定会有很高的命格等级,而很高的命格等级,只会诞生在世家大族之中。 加上,子牛书院自己规定的,只招收紫红色以上命格,并且至少拥有举人功名的读书人才行。 这种要求,陈肖以前没失去命格的时候,都还没达到呢,豪门之下,有几个能够达到的?空白贴纸的斗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