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9章 徐盛斩孙韶 (第2/2页)
上如今已然与西蜀联盟,何不修书给诸葛亮,让他起兵出汉中,以分担敌军攻势。另外再派遣一员大将,屯兵于南徐以防备魏军。”wap. 孙权对此表示赞同,并说道:“非陆伯言不可担当此大任。” 顾雍说道:“陆伯言镇守荆州,不可轻动。” 孙权道:“孤并非不知此理,奈何眼前无人可用。” 话音落下,一人从武将群中站了出来,朗声道:“臣虽不才,愿统领一军阻挡魏兵。若曹丕亲自渡江而来,臣必生擒此人,以献陛下。若他不来,臣也必能大败魏军,使其不敢正视东吴也!” 孙权转头看去,见自告奋勇之人是宿将徐盛,不由得大喜道:“如得卿镇守江南一带,孤无忧矣!” 于是封徐盛为安东将军,总领建业与南徐兵马。 徐盛谢恩之后,领命而退,随即便下令军队整顿器械、编造旌旗,做足了守护长江沿岸的准备。 此时有人对他说道:“今日大王以重任委托将军,欲破魏军生擒曹丕,将军何不尽早派兵马渡江,在淮南之地迎敌?若是等到曹丕大军来到,恐怕为时太晚。” 说话之人是孙权的侄子孙韶,表字公礼,官授扬威将军,曾在广陵任守城大将。 此人向来年轻气盛,极有胆略勇气。 徐盛回道:“曹丕军力强大,更有名将作为先锋,不可渡江迎敌。等敌军战船都集结于北岸之后,吾自有计策破之。” 孙韶却听不进这些话,坚持道:“吾手下自有三千兵马,更熟悉广陵地势,自愿前去江北,与曹丕决一死战,若是不能取胜,甘当军令。” 徐盛见他如此不把魏军放在心上,自然不肯同意他的计划,而孙韶却再三坚持要渡江迎敌。 最后徐盛发怒道:“汝如此不听吾之号令,吾今后安能制约其他将领?” 说完便命帐前武士将其推出辕门斩首,刀斧手遵令,便将孙韶押到辕门之外,竖立起了表示斩首的黑色旗帜。 有将领见徐盛竟然要斩主公的侄子,急忙飞马去报告了孙权,后者闻言之下大惊,亲自上马一路往军营狂奔。 好在他来得及时,到达军营时,刽子手还没来得及行刑。 随后孙权出面将刀斧手喝退,并命人解开了孙韶身上的绳索。 孙韶看见叔父来到,哭诉道:“臣往年在广陵,深知地形,不在那里与曹丕对阵,等到他渡过长江,只怕东吴休矣。” 于是孙权带着他来到中军大帐,徐盛急忙出来将主公接入账内,看了一眼站在孙权身边的孙韶,露出一丝苦笑:“大王命臣为都督,提领大兵拒魏,扬威将军孙韶却不遵军法,违令当斩,大王何故赦之?” 孙权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回道:“孙韶逞血气之勇,误犯军法,还请汝宽恕一二。” 徐盛正色道:“军法非臣所立,也不是大王所立,而是国家之典刑。若是因为大王血亲就能免于处罚,今后何以号令他人?” 孙权干笑道:“孙韶犯法,本应任由将军处置,只是此子本姓俞,然孤之兄长甚为喜爱,所以特赐姓孙。今日若是杀之,孤有负兄长恩义也。” 徐盛这才松口道:“看在大王之面,便权且记下这次死罪。” 孙权大喜,急忙命孙韶向徐盛拜谢,谁知这家伙也是被宠得没边了,非但不肯道谢,反而厉声抗辩道:“以吾之见,还是应该引兵渡江去与曹丕决战,吾便是死也不服你的见识!”策冠才的秃笔三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