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_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夫食豚、士食鱼炙、庶人食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夫食豚、士食鱼炙、庶人食菜 (第1/3页)

    “荆州,沃野万里,百姓富庶,一条泾河至长江的天堑便可将整个荆州从大汉分割,这等良地,只要州牧与地方氏族联姻,勾结在一起…他们便是荆州的王,他们完全不需要给朝廷再进贡,甚至…荆州牧都可以在地方行天子的仪仗?朝廷管得住么?”

    先是益州,后是荆州…

    这是废史立牧这道政令下,最直观的两个地点。

    柳羽的话也绝非杜撰…

    自打废史立牧后,刘焉、刘章父子坐拥益州。

    山门一封…几乎与朝廷断绝,任凭中原战火纷飞,他们在益州土皇帝当得不亦乐乎,刘表更是欣欣然的笑纳了荆州,从初期单骑入荆州开始,与当地的豪门大族蔡家联姻…赚够了政治资本,又联合蒯家…

    可谓是把荆州第一梯队的氏族收为己用!

    至于第二梯队“庞(庞山民、庞统)、马(马良、马谡)、向(向朗)、习”四家,也委以重任。

    只扫之家门前雪,从不过问他人瓦上霜,一举让刘表成为汉末前半场最安逸,最强大的诸侯之一!

    当然…这些刘宏并不知道,可柳羽细细描述出的画面依旧让天子刘宏触目惊心。

    眸光流转,过了许久…

    刘宏方才张口:“割据、军阀…拥兵自重是么?”

    似乎,只一番交谈,他就意识到了废史立牧这道政令下,巨大的破绽与隐患。

    可…

    “柳中郎将啊…”刘宏认真的继续问:“那若是地方再出现诸如蛾贼暴动的叛乱,地方无力自剿?又得大汉的北军去四处征伐么?就没有能一下子平衡这两点的方法么?”

    刘宏说的其实已经很乐观了…

    其实…根本不用下一次。

    在黄巾起义后,不过两年又爆发出了第二次黄巾起义。

    说到底…

    第一次黄巾起义因为张角、张宝、张良的殒命被抑制,可太平道徒并没有放弃,他们只是蛰伏了起来,而更关键的是…这些农民对朝廷、对大汉的诉求并没有人理睬,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柳羽眸光闪烁,他沉吟了片刻,方才张口:“臣斗胆问陛下,陛下觉得这黄巾叛乱的平息是结束?还是开始!”

    唔…

    柳羽的话让刘宏一怔,他意识到,柳羽这是话中有话。

    “柳中郎将不妨直言。”

    “陛下,孟德传给臣的书信中提及,他负责后勤事物,一场剿灭蛾贼的叛乱后,往往需要挖许多个壕沟去掩埋叛军的尸体,因为尸体太多了,所以壕沟一定要挖的极深,只有这样野狗才不至于抛开去拖走他们的尸身充饥,按每个埋葬坑五百人计算,最多的一仗,他挖了一百四十个大坑,总共耗费了五百士兵花了一个月,才算全部掩埋民众尸体。而尸体中更多的是老人,是妇孺老幼,他们都不是战场的主力,也不是蛾贼的精壮,却遭到无情的杀戮!”

    柳羽一口气说了一大堆。

    刘宏听得是触目惊心,“还有这等事?为何掩埋的都是妇孺老幼呢?叛乱者不都是太平道徒么?各地报来的情报,他们异常残暴!”

    “是…”柳羽肯定了刘宏的话,“的确很残暴,因为这些叛乱者…他们除了征战外,还需要养活自己的家儿老小,大汉连坐法之下,他们的家儿老小若是不跟着他们就会被珠链,可跟着他们又会战死!他们不得已,必须要劫掠更多良民…可事实上?他们愿意如此么?”

    柳羽的话愈发的语重心长,“谁愿意带着自己的妻儿老小四处征伐?每日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呢?谁愿意被官府打为暴民,成为一个时代的罪人呢?可…当天灾不断,当地方豪门鱼肉乡里,欺压良善,他们不反叛根本没有活路。”

    “臣斗胆预言,但凡这些叛军有一口吃的,能有衣服穿,天冷了能有一个地方避寒,他们决计不会走出这一步…百姓太苦了,而这才是大汉的症结所在!”

    又是一连串的道理…

    柳羽的眼睛始终盯着刘宏,他想要看看刘宏在听到这些时,是何种心情?何种心境?

    果然…

    这些话,让刘宏的面色骤变,他低下头。

    “那依你的意思是,只要这些暴民有一条活路,他们就不会迈出叛乱的这一步!”

    “正是!”柳羽颔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