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孔夫子:拆家啦! (第2/2页)
太痛了! 片刻之后,鲁县城头的楚国大旗缓缓降下,紧紧闭合的城门也随之打开。 指挥前军的周勃令旗一挥,一队队甲士准备进城接管城防。 孔府没有的话,孔府菜自然也不会有……刘盈从小凳子上跳下,不无遗憾的准备回去吃上午茶。 但一旁先是愣住,旋即脸露笑意的刘邦哪里会让他走,长臂一伸,直接将他提溜了起来。 “走,陪乃公喝酒去……” 教唆未成年饮酒,人间之屑了属于是……刘盈奋力挣扎,但最终却垂头丧气的被刘邦夹在腋下向远处而去。 张良无视了刘盈求救的眼神,轻轻摇头跟上。 鲁县虽然投降,但刘盈用来劝降鲁县的方式,却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或许,死去的项羽,比活着的项羽有更大的利用价值! 于是,偌大的云车之上,就只留下了目瞪口呆的韩信在风中凌乱。 什么鬼? 这就降了? 作为政治白痴以及和游侠文化渐行渐远的他,既不理解鲁县为何负隅顽抗,也不理解为何一颗人头,又能够让鲁县百姓打开城门。 但,管他呢! 鲁县投降,就意味着在江水以北的地区,已经彻底肃清了西楚的残余。 那么,他这个齐王,衣锦还乡的时刻也就到了! …………………… 清晨,天光破晓,湛蓝的天空上只有寥寥几朵白云,预示着今天会是个难得的大晴天。 刘盈有些恋恋不舍的离开了他的帐篷,准备前往鲁县。 今天他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昨夜的时候即便天寒地冻,可他还是洗个了热水澡。 并且他今天再次穿上了那一身在齐地定制的礼服,玄黑色的深衣,纁红色的衣缘,环玉叮当,庄重而大方。 片刻后,马车驶入城中一座不甚起眼的院落外。 莫道君行早,还有早行人。 当刘盈从马车上走下的时候,目之所及,全是身穿葛衣,头戴儒冠的士人。 鲁县,是天下儒生的大本营。 眼前这座不起眼的小院子,俨然已经有了几分耶路撒冷苦墙的雏形。 这里,就是被后世称为孔庙的地方。 只不过此时还没有供奉上亚圣以及孔门十哲和诸贤士的牌位。 现在这里放置的,只是当年孔老夫子穿过的衣服、用过琴和车等物品。 嗯,仿制品。 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初的原件早就在岁月的侵蚀下而损毁殆尽了。 随着刘盈的到场,那些做儒生打扮的士子,有些跪地,有些弯腰行礼。 “见过太子!” 刘盈则双手合拢,团团而拜着回礼。 虽然这时候还不时行跪拜礼,但只是局限于有一定社会身份的人。 平民百姓见到县令以上的官僚,还是需要跪地行礼的。 尤其是,这里是儒家的大本营。 礼法森严。 刘盈环顾一周,心中微微吃惊。 眼前的这些儒生,游学之士并不多,基本上全是鲁县本地之人。 他简单的点数了一下,人数虽然不上千,但七八百还是有的。 而且出现在这里的,只是儒家八派的代表,并非全城的所有儒生。 所谓儒家八派,指的是孔老夫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因为对于儒家理念的不同理解,而形成的几个学派。 举个栗子。 子曰:吾道一以贯之。 意思是说,他集周礼之大成所创的儒学,有一个核心,儒学所有的理论知识及行为准则,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开展的。 曾参将之理解为‘忠恕’,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指的是尽心竭力、无私、诚实。 而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的有子(有若,字子有)就将之理解为‘孝悌’,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虽然理念不同,而且同门之间也互相不对付。 比如子张之儒的领袖颛孙张死后,曾子穿齐之衰服讥之,坟头蹦迪去了…… 但他们却都有着相同的点。 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可以实现阶级跨越的无价之宝,两根肉条,一捆干菜,倾囊相授。 所以刘盈环视一周后,想起了大猫小猫三两只的农家,和苟延残喘中的墨家,以及那些消失或是即将消失的诸子百家,心中不禁幽幽长叹。 给他们机会,可他们不中用啊! 当一个社会中,四成以上的读书人都是儒生的时候,独尊儒术,难道不是水到渠成吗? 阳谋,从来都是最难破解的一件事情。 不过,刘盈微微一笑,在一众儒生的簇拥下,焚香祭拜,将老夫子的牌位请了出来。 紧接着,穿着一身吉服的带孝子孔聚,领着一队甲士开始拆家。 大锤八十,小锤四十……曹吉利的天命唯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